偏頭痛可能跟脫水有關係?8個喝水小竅門,教你避免偏頭痛 !

不久之前我曾接診過一名長期在戶外做體力活動的男性患者,自述已有頭痛病史5年多,以兩側鬢角顯著,嚴重時累及前額部及眼眶周圍疼痛,暴曬或幹活時加重,之前做過各種檢查均無找到明確病因,也沒有其他慢性類疾病。通過聊天了解到這位朋友長期在戶外做重體力活兒,皮膚黝黑乾裂,對飲食也不是很講究,經常挺著幾個小時或者半天,才能喝上幾口水。這位患者堅持在我院再進行一次頭部檢查,行顱腦MR未見明顯異,於是我考慮到這位患者的頭痛可能跟天氣、脫水有關係。患者不解,太陽曬多了頭痛,這水喝的不夠,還能引起頭痛?

脫水引發頭痛是怎麼回事?

身體缺水的時候可以導致頭痛的,因為一旦身體出現脫水,可能會導致體內的電解質功能紊亂。人體的肌肉活動以及神經活動,都主要是靠電解質的傳遞,如果電解質功能紊亂,就會出現各種神經異常的感覺,導致頭痛。出現這種情況,要及時補充水分,補充電解質,防止引起脫水和電解質功能紊亂。

偏頭痛可能跟脫水有關係?8個喝水小竅門,教你避免偏頭痛 !

因此偏頭痛的朋友建議多喝水,那問題來了,怎么喝水最好,還能避免偏頭痛?患者提問:不是都說每天八杯水最健康嗎,這個固定的指標值真的適合每個人嗎,包括每天喝多少水適合?什麼情況下需要喝更多的水?什麼情況下知道自己喝的水夠了?這些問題我會一一為大家解疑。

偏頭痛可能跟脫水有關係?8個喝水小竅門,教你避免偏頭痛 !

每天一定非要八杯水嗎,到底喝多少水適合?

科學研究指出,人體每天從尿液、流汗或皮膚蒸發等流失的水分,大約1800~2000毫升,所以才說,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補充2000毫升左右的水分。 但2000毫升水分不一定都靠喝水獲得,我們每天吃的各種食物中也含很多水分。例如,大部份蔬菜、水果90%以上是水,而像雞蛋、魚類中也有大約75%的水。粗略估計,我們吃一頓飯,至少可以由食物或湯里攝取到300~400毫升的水。因此,扣除三餐中由食物攝取的1000~1200毫升水分,我們每天只要再喝1000~1200毫升水,平均上午2杯、下午2杯,就算做好基本工。不過,水的需求量必須視每個人所處環境(溫度、濕度)、運動量、身體健康情況及食物攝取量等而定,沒有標準值,有些特殊的情況的人,就需要補充更多的水。

這裡就涉及到一個問題,什麼情況下需要喝更多的水?

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例如熱,感冒,運動,腹瀉和空中旅行,某些特殊的職業,比如運動員、體力勞動者,戶外工作人員等,他們需要攝入更多的水保持體內的水分。

這8個喝水小竅門,教你避免偏頭痛

1.多喝純凈水、白開水,而不是可樂、飲料,一些飲料中含有大量的阿巴斯甜,容易引發頭痛。

2.身邊常備水杯,每隔1-2個小時喝一點水,不要等到有口渴的感覺才喝,那時身體已經極度缺水了。

3.吃飯之前喝一點溫水,能濕潤消化道,利於吞咽消化食物,但是不宜喝太多,容易稀釋消化液而導致消化不良。

偏頭痛可能跟脫水有關係?8個喝水小竅門,教你避免偏頭痛 !

4.每天不一定非要喝足夠量的水,吃水果和蔬菜同樣能幫我們補充體內的水分。

5.喝咖啡之前喝一杯水更好,對一部分有偏頭痛的人,喝適量的咖啡也是能緩解頭痛的,這種方式也適合想減肥的人。

6.戶外運動時,可以補充椰子水,或者低糖運動飲料,比單獨喝純凈水更有利於補充體力。但是注意飲料中的糖分,過多的糖也會引發偏頭痛。

7.喝稀釋的果汁或者茶,用純水或純茶替代半水或蘇打水,可以幫助我們減少卡路里和咖啡因的攝入,同時增加水攝入量。

8.如果覺得純水索然無味,在水中加入橘子、黃瓜、草莓或者檸檬片也是不錯的選擇,比較適合這個炎熱的夏季。

另外月經期前後容易偏頭痛的女性,平時應少喝冰水,多喝溫水,尤其月經期前後,不要吃太多涼東西。沒有喝水的習慣,就定個小鬧鐘,每個小時提醒自己,該喝水了。

什麼情況下知道自己補充的水夠了?

看尿液顏色,最理想的顏色,是淡淡的黃色。

透明無色或者淡黃色的尿液,表示水分充足,可能喝多了,可以適量減少補水。

黃色的尿表示缺水,需要大量補充水分。

尿液顏色過濃、或者出現其他的顏色,尿量少,可能是身體出現了問題,建議到醫院就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211168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