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放假啦啦啦啦!
大家假期有什麼安排呢?
是逛逛逛?

吃吃吃?

還是...逛吃逛吃呢?

說起美食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味道。
今天要介紹的主角,
很多美食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濃郁香醇,細膩潤滑,
連發哥也被俘獲味蕾。
它就是人見人愛的——黃油!


黃油的歷史
說起黃油,大家並不陌生。
但很多人並沒想到,
最早關於黃油的記載,
竟是在距今4500年前的石灰片上,
上面描繪了黃油的生產過程。

而且歷史上,
黃油也並不僅僅是食物,
還被古人用作髮蠟、面霜、藥物等。
就是這樣的「萬金油」,
但黃油在食物界一直「地位低微」。
很長一段時間內,
黃油都被視為只有牧民才會吃的
「野蠻人的食物」。
直到文藝復興時期,黃油地位才有所提升,
慢慢逆襲成為貴族食物。

黃油是怎麼做出來?
黃油是全脂牛奶,通過離心處理,
將牛奶中的脂肪和牛奶分離,
形成脂肪比例為40%的稀奶油(Cream)
和脫脂牛奶(或半脫脂奶)。
(以前介紹全脂牛奶,就提過的知識點,
要複習的點這裡啦——)
震驚!你每天都喝的日常飲料,脂肪越多,減重越快?

然後再對稀奶油進行巴氏消毒,
並不停攪拌,使微小的脂肪顆粒
聚集成較大顆粒,並和水分分離,
進一步濃縮提高脂肪含量。
然後經過擠壓,
就製成固定形狀的的黃油啦!

圖片來源:pexels.com
通常,生產1公斤的黃油,
需要20升左右的全脂牛奶。
這也是黃油那麼貴的原因。

黃油,奶油?分不清楚?
仔細觀察的小夥伴,一定會發現,
同樣是黃油(butter),
為啥有的叫黃油,有的卻叫奶油?
兩者有什麼差別嗎?

簡單說,
所有的黃油(butter),都是奶油!

因為根據我國的國家標準,
它就叫做奶油!
而黃油主要是大陸民間通用的叫法。
(是不是就看人家長的黃

)
台灣地區,大家普遍也稱為「奶油」,
而香港則多稱為「牛油」。

但很多人還是納悶:
奶油不應該是奶油蛋糕上
裱花的那一坨坨嘛?
比如下圖這樣的嗎?

圖片來源:pixabay.com
沒錯!但更準確的說,
裱花奶油應該叫「稀奶油」(Cream)。
黃油和奶油有什麼區別呢?

圖片來源:pexels.com
其實上面黃油的製作也提到,
黃油,是由新鮮或發酵的鮮奶油或牛奶
提制的奶製品。
主要成分是80%的脂肪,15%的水,
以及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
黃油可直接作為調味品塗抹在食品上,
也可以在烹飪中使用。

而稀奶油(cream),
是由未均質化之前的生牛乳
頂層的牛奶脂肪含量較高的一層製得的乳製品,
脂肪含量只有30%-40%,
水和蛋白質各占30%。
稀奶油主要用於做甜品。
實在分不清奶油黃油,
認準英文「Butter」和「Cream」就好了。

除了黃,黃油還有啥本事?
雖然黃油是油,但並非一無是處。
黃油成分中大約有80%的脂肪,
其餘主要都是水。
其中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約70%),
單不飽和脂肪酸(約25%),
以及少量多不飽和脂肪。
其他類型的脂肪物質包括膽固醇和磷脂。

除了脂肪外,黃油還有其它有益的微量元素,
比如維生素A、D、E、K2,CLA等。
總的來說,黃油並非「空卡路里」,
也含有其它營養成分,但並非不可替代,
其它食物中也可獲取黃油中的營養。

好好的黃油,為何爭議不斷?
為什麼香噴噴的黃油,
對它的爭論卻一直沒有間斷呢?
這其實一直伴隨著
人們對脂肪認識的不斷發展。

在曾經追求低脂的時代,
人們對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
充滿了敵視與恐懼。
認為飽和脂肪會升高血液中的總膽固醇,
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飲食中儘量避免脂肪
尤其是飽和脂肪的攝入。
所以黃油,自然也成了「討伐對象」。

但是!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研究證明,
飽和脂肪的攝入量與心臟病
之間並沒有直接聯繫[1],
而總膽固醇的升高與心血管疾病並不明確。
關鍵是!近20年越來越多的統計發現,
在美國,全民低脂飲食
並沒有明顯減少心血管疾病。

所以連時代周刊,也曾刊登了黃油,
預示著黃油回歸餐桌。

關於黃油,你還要注意這些...
既然時代周刊,都為黃油平反了,
那等於黃油可以大吃特吃了?
也沒有!
以上研究結果僅僅表明,
黃油不是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罪魁禍首,
按常規量食用,不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但關於黃油,你還需注意以下2點。

警惕高熱量!
說到底,黃油還是高熱量的食物,
每勺黃油(14克)約含102大卡熱量。
對於減肥的小夥伴來說,並不友好。
過量攝取的話,一天卡路里就妥妥超標了。

到底多少才是適量呢?
根據美國營養指南建議,
將飽和脂肪攝入量限制在
每日卡路里總量的10%以下。
例如,如果你每天吃2000卡路里,
這相當於22克飽和脂肪
——大約42克黃油。
當然,這裡還要考慮
其他脂肪類食品的攝入量哦!

注重脂肪的多樣化攝取
黃油中,飽和脂肪的比例過高,
其他脂肪酸則偏少。
搭配不同比例的脂肪攝入,
對身體有更多益處。
比如,一項對15項研究的回顧指出,
用多不飽和脂肪部分替代
飲食中的飽和脂肪,
能降低27%的心血管疾病風險[2]。
因此飲食中,建議除了黃油之外,
還可搭配堅果、橄欖油、
和魚類等食物中的其他健康脂肪哦!
參考文獻
[1] Chowdhury R, Warnakula S, Kunutsor S, Crowe F, Ward HA, JohnsonL, et al. Association of Dietary, Circulating, and Supplement Fatty Acids WithCoronary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nn Intern Med. 2014;160:398–406. doi:10.7326/M13-1788
[2] Hooper L, Martin N, Abdelhamid A, Davey Smith G. Reduction in saturated fat intake forcardiovascular diseas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5, Issue 6.Art. No.: CD011737. DOI: 10.1002/14651858.CD01173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