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松短葉的操作方法有好幾種的說法和做法乾貨分享:黑松盆景短葉修剪法,更全面的瞭解松類盆景修剪,方法沒有完全的對或錯可言,只要管控得宜都會有效果。通常情況下會在8月份切芽做短葉的作業,等到12月中旬去除老葉和選芽(各地氣候環境不一樣,時間上也不盡相同,下面會做更詳細的分析)是做短葉的成功率比較大的,當然作業也有做到最後失敗的情況,原因有很多種,藉由今天提出來一些經驗和看法和各位分享交流,盆友們多多指教。

黑松
各枝芽間的強弱
去除老葉作業前,做短葉前每一枝芽強弱要先控制一樣,最少也要差不多,做短葉後葉朵才會一樣大、葉簽會一樣長,一般會失敗原因是葉團強弱枝差太多,導致弱枝失枝、中勢枝變弱、強枝越強、整體樹相變得參差不齊,葉簽也是長長短短 。

作業前植株形態
綜合一下結論:做短葉前需前一年翻盆換土,確保樹勢健康,各個葉朵間強弱要儘量均衡的情況下進行。

第一天作業去除小芽後的植株形態
會常犯的失誤:
年初在對植株清根翻盆換土,甚至在同一時間進行蟠紮作業纏線調角,這樣的情況下很容易產生樹勢變弱失枝或是秋冬季節死亡; 短葉的作業儘量不要過於頻繁,年年做短葉。容易導致樹事變弱,做的越多,越容易失枝,最後導致多芽症的形成,而且樹皮變薄,一不小心整棵樹就會大失枝。 避免樹齡太小就做短葉的做法:樹齡太小就做短葉通常最大的可能是玩盆景的只要有黑松。大致上都會容易手癢,尤其是對於剛接觸黑松盆景的朋友,無論是老樹還是苗木,都希望切下芽做個嘗試看看,因為苗木正處於生長旺盛期,此時切芽做短葉效果不大,頂多做出分枝、在對黑松進行切芽前,務必確保樹勢的健康。

第十天去除中勢芽
通常切芽的步驟方法
強芽切除剩二到三對芽,中勢芽剩三到四對芽,弱勢芽不切,中勢芽先做切芽約六到十天後再切強勢芽,可控制來芽時間一致。 切芽時間到底是什麼時候?一般來說在七月初到八月底的時候進行,因為各地的天氣不一,各位置場日照也不一樣,更何況樹齡和盆土的多與寡還有每個人的澆水、施肥習慣不一,只能大概的進行分析,自己做幾次就能抓到最適當時間點。

第二十天,切除強芽之後

第二十天去針之後植株的狀態
會常犯的失誤:
只切芽心、不管到底留多少對芽,這樣還是強者更強,弱者更弱; 切芽同時做纏線大調角、導致失枝、(不傷及枝幹的情況下)可以小範圍纏細線調整枝尾葉朵; 樹勢弱的時候還是要做,對松樹盆景來說,切芽植株因為失去了高達60%或70%的針葉,一年生的針葉一直生長在新梢的陰影下,新近暴露在充足的陽光下,這對對植株本身來講就是非常有壓力的。這個時候再進行其他的作業,容易導致衰敗,越做枝越少、原因是弱勢枝一直失枝; 時間過早,太早做切芽、有人五月或六月就做、那時候還是成長的旺盛期,旺盛期之後還有一波秋芽,來芽還是、長、長、長,效果不大,甚至是無用功。 切芽後就要注意控制澆水,見幹見濕,盆面幹後再澆水,注意新芽生長狀況、不再施肥、全日照。

新芽生長的狀態

正確的修剪角度

錯誤的修剪角度

正確的修剪角度

修剪後
什麼時候摘除老葉?
判斷的時機可以是觀察新芽什麼時候定型,就是摘除老葉最佳時候,看到新芽不再生長而且葉尖已成泛黃會刺刺劄手,大概就是時間到了,約12月中到12月底左右,自己做衡量。
總結容易造成失誤的幾個點需注意防範:
看到來芽又犯手癢,偷偷施肥; 連續下雨超過三天最好移到避雨處,以免雨水中氮肥讓新芽徒長; 水澆太多造成爛跟、失枝; 太早摘除老葉,讓新芽多吸收養分又長長,摘除老葉後管理也需注意澆水和施肥,減少葉量後養分會跑到新芽上,水分過多或連續下雨都會讓新芽長長; 盆面青苔和肥料殘渣須清除乾淨,透氣好一點可以讓松根和菌絲更健康。

何時可以施肥?
一般來說只要樹健康,葉色可以、作業之後到第二年2月底之前都不需要施肥,如果葉色稍黃,在2月初就可施點液(薄)肥,改善葉色。
容易造成失誤的幾個地方需要注意防範:
過早摘除老葉,新芽來到你要的長度就摘除老葉,那時候新芽還未熟成,一摘除老葉養分更多,新芽就更長; 摘除老葉後怕植株缺肥就施肥,過度補充肥了,讓新葉生長過好,導致前功盡棄; 秋冬季節沒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導致新芽產生葉枯或斑結病害。
原創 集匠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205779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