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盆景在中國盆景獨樹一幟,嶺南盆景有3個特點和4個風格

貝果風格| 2019-05-02| 檢舉

嶺南盆景的創作,多就地取材,選用亞熱帶和熱帶常綠細葉樹種,一般以廣州人稱之為"樹仔頭"的樹樁為主,其品種多達30餘 種,如九裏香(月橘)、榕樹、福建茶、水松、龍柏、榆樹、滿天星、黃楊、羅漢松、簕杜鵑、雀梅、山桔、相思樹等。嶺南盆景的構圖形式有單幹大樹型,或雙幹式、懸崖式、水影式、一頭多幹式、附石式和合槙式等。除樹樁盆景外,還有石山盆景。石山盆景的材料是英石、方解石、珊瑚石、砂積石等。其中英石是廣東英德 的特產,具有皺、瘦、透的特點,故多被石山盆景製作選用。近年來廣州盆景藝術家們又發展了雄奇秀茂的大樹造型、挺拔扶疏的高聳型、含珠滴翠的疊翠型以及野趣天然的自然型。

嶺南盆景的製作、陳設和欣賞,有"一景二盆三幾架"之說,即除景外,盆具和幾架的選用也很重要。嶺南盆景多用石灣彩陶盆,有圓盤、方盆、多角盆、橢圓盆、長方企、高身盆等,講究吸水透氣、色澤調和、大小適中、古樸優雅。幾架有落地式和案架式,多用紅木等較名貴的木材製作,使之協調和諧,相映成趣。

嶺南盆景在中國盆景獨樹一幟,嶺南盆景有3個特點和4個風格

1、嶺南盆景的藝術特點

第一、雄偉蒼勁,純樸自然,是嶺南盆景的鮮明特色。

一盆成功的盆景,從頭到枝幹都分布均勻,神韻有致,剛勁有力。隨便剪下一支枝托(有的略加修剪),都符合獨立的盆景造型標準,甚至把整株樹樁"脫衣換錦"(即摘去葉片)後,仍保持樹型的優美和自然風貌,毫無矯揉造作,而且更能顯示出盆樹的骨幹蒼勁和枝托間的流暢自然,這是嶺南盆景的獨特風格。

第 二,截幹蓄枝是創制嶺南盆景的主要藝術手法。

所謂截幹蓄枝,就是將所栽盆樹的主幹截斷後,待其長出橫椏,到它長到比主幹稍細時,便將橫椏留下一寸多長(所留橫椏不少於兩個芽位元),多餘部分剪去;待留下的橫椏再長出新的橫枝,並長到比橫椏稍細時,又留下一寸多長,把餘下枝條剪去,如此反復進行。這種截幹蓄枝 的修剪藝手法,妙似繪畫的明朗筆觸,其構圖布局有如在繪枝托,一枝接一枝,枝枝有交代,最終把枝托修剪成"鹿角式"或"雞爪式"。這種修剪功夫,心急不得,特別需要耐心和毅力,因為每修剪出一寸枝條,就得花上一兩年時間,要修剪出一盆枝繁葉茂、生機勃勃的精品盆景,需要十多二十年工夫,或更長的時間。真所謂"一寸枝條生數載,佳景方成已十秋"。

第 三,用分段培育進行藝術整形,是嶺南盆景的主要培育方法。

樹樁盆景的主要素材是樹木,要培育出一盆矮化和藝術化的變態古樹,既不能完全讓樹木自然生長,也不可能在培育過程中,使樹樁的根、幹、枝、梢一次達到預想的藝術造型,而必須經過分段培育實現這一藝術造型效果。所謂分段培育,就是把樹樁營養生長過程分 為促進階段和抑制階段,即分階段進行藝術整形。在分段培育過程中,要根據盆栽樹胚的形狀及設計要求,劃分時段,合理控制施肥澆水,枝梢剪留,運用截幹蓄枝的手法來完成骨幹枝的培育。一盆樹樁盆景,要經過多階段培育,才能把根、幹、枝、梢逐步培育得合乎藝術要求。嶺南盆景風格 。

嶺南盆景在中國盆景獨樹一幟,嶺南盆景有3個特點和4個風格

2、嶺南盆景風格

嶺南盆景風格之一:源於自然高於自然

嶺南盆景的創作思想是崇尚自然,以自然界的樹木形態(最先是以幾百年古老的荔枝樹)為師,以達到形似。所以在觀賞嶺南盆景時,會覺得無論是古拙嶙峋的大樹型或是飄逸瀟灑的畫意樹都會給人一種天然古樸的印象。當你流連在一盆嶺南盆景前,你會首先感覺到它是一棵生長在自然界的古樹,是一雙神奇的手把它縮小在盆缽 之中。然而再仔細觀賞,又會發現,它的一枝一托,從樹頭到樹幹和分枝都分布得那麼巧妙自然,均勻合理,毫無矯揉造作。透過這完美的整體造型,讓人們得到一種天然美的陶醉與享受。它的美是含蓄的自然的美,藝人的一切加工、一切雕飾的痕跡都深藏不露地融於樹形的整體之中。

嶺南盆景的創作型式不受任何程式的限制,只是要求作品讓觀眾觀賞之後有回歸自然的愉悅感受。其實就是要求作品既要形似,有自然大樹的美姿,在整體布局中又滲透著詩情畫意(包括用盆大小、顏色、形狀及景樹栽植在盆中的位置等,能構成一幅整體畫)。嶺南盆景同樣是一種形象思維藝術,它的造型千姿百態,到目前受到 公認的就有:懸崖、水影、企樹、木棉、斜樹、雙幹、自然大樹型……等十多種型式。構成這些型式的主要依據是按照從山野挖來的天然樁頭的特點,因勢利導(因樹造型)去進行創作(改造)。

根據天然樁頭的特徵去塑造作品的型式。如樁頭和樹幹雄渾嶙峋、盤根錯節的,則將它塑造成大樹型或老榕樹型;頭根流暢,樹幹側斜的,將它塑成飄斜樹型;樹幹挺拔沖霄的則塑成木棉樹型等。所成作品的形態都符合自然,使每一種形態都有它的個性和特徵,既有天然美,又有藝術美,達到"源於自然,高於自然"的創作目的。

嶺南盆景在中國盆景獨樹一幟,嶺南盆景有3個特點和4個風格

嶺南盆景風格之二:形神兼備傳情達意

嶺南盆景的作品不僅有"形似"的 美,而且每一個造型都有特徵,獨具神態和意境。例如老榕型將它造成盤根錯節,軀幹蒼老嶙峋,枝幹迴旋伸延擴散,枝繁葉茂,覆蓋婆娑。這樣的形態使人聯想到歲月漫長,人生易老。紅棉樹型表現出枝垂幹勁,雄偉挺拔,氣貫雲霄,給人以躊躇滿志之情。斜樹型則輕盈瀟灑,清雅飄逸,充滿動感,讓你脫俗超凡,滌蕩一切 煩惱。雙幹樹型,樹與樹相互顧盼,枝與枝的互相追逐互為傳情,人世間的情與愛,流露無遺。懸崖樹型跌宕險峻、懸根露爪,咬定懸崖不放鬆的形態,鼓舞人們與風雨搏鬥、寧死不屈的氣概。

風吹樹的樹幹迎風屹立,而枝條形態卻隨風飄拂,看後恍若有颯颯風聲。這些,觀眾都能通過盆景實體去感受作者創作的主題和企圖表現的情感。這就是嶺南盆景形神兼備的特點。

有些作品處理得好,無須點題也能與觀眾發生藝術共鳴。一經點題,則身價十倍。還有一些作品在展出的時候把葉片摘光,但見得枝條迴旋曲節、蒼勁,有如寒冬臘月中的老樹在抵抗風霜,使觀眾能夠盡情欣賞枝條的造型美。過了幾天苞芽冒發,繼而嫩綠滿枝頭,冬去春來,滿園春色。再過幾天又綠葉叢生枝繁葉茂,生氣勃勃又 一派南國風光。在一個月之內,能出現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色。這些藝術效果不僅在外型上,而且在內涵的意韻上更接近於自然,達到出神入化的藝術境界。

嶺南盆景在中國盆景獨樹一幟,嶺南盆景有3個特點和4個風格

嶺南盆景風格之三:截幹蓄枝手法獨特

嶺南盆景的風格之所以能夠獨樹一幟,是因為它運用了獨具一格的創作手法--截幹蓄枝法。而其他流派則不同,如四川盆景以豐富多采的傳統蟠紮技藝見長。他們的蟠紮技藝造型有一定的格律,名目繁多。對主幹和側枝自幼就用棕絲按不同的格式作各種角度、各種方向的彎曲,造成立體的空間構圖、難度很大,造型也很豐富。

揚州的盆景傳統工藝也是以蟠紮為主,對樹樁自幼就加工整形,根據樹無寸直的畫理,用棕絲將枝條作蛇形彎曲,密到一寸三彎,使枝葉紮成極薄的"雲片",大有將滿盆清水置於"雲片"之 上而無半點外傾之感。可見其葉片之平,技巧之深,令人叫絕。蘇州盆景的傳統工藝有剪有紮。形成粗紮細剪。樹材多采自山野,這些形態古樸奇特的老樹樁挖來後,截去舊枝,使其重發新芽,然後在適當的位置上選留新枝,用棕絲把新枝紮成向水準方向伸展的曲彎,使其長成半球形的葉片。

上海盆景的傳統工藝是採用金屬絲對主幹或枝條進行強度屈曲,然後逐年細緻修剪,形後解開金屬絲即枝幹屈伸自如,線條明快流暢,外型自然,雄渾蒼勁,矯捷奔放。創作手段不同,則藝術風格各異,我國各大流派的藝術風格各有所長。以蟠紮為主的則講究其造型格式的嚴謹。以剪為主,以紮為輔的則講究外型神態,追求自然天趣,不煩人事之工,作品即渾厚蒼勁,矯捷奔放。而嶺南盆景所採用的"截幹蓄枝法"則 是因樹造型,以剪為主去改造天然的樁頭形態,使作品有豐富的藝術個性。用精育細剪的方法使枝條形態優美,達到形神兼備的效果。然而嶺南盆景採用截幹蓄枝的工藝手法,需要有優生優長的天然氣候,植物才能快速生長,還要有萌發力強的樹種作為素材才能達到造型創作的需求。這些氣候和植物資源,嶺南盆景所在的地區 正是得天獨厚,共具所有。

嶺南盆景在中國盆景獨樹一幟,嶺南盆景有3個特點和4個風格

嶺南盆景風格之四:師承畫理深入造化

嶺南盆景之所以能夠博得"立體的畫,無聲的詩"的美譽,是因為他的藝術風格具有師承畫理,深入造化的技法。所謂師承畫理也是它的流派起源人素仁等始創的,他的畫意樹就是以明清古畫為藍本的。

以大樹縮景技藝見長的孔泰初,也是研究古畫的裏手,還經常繪盆景百態圖作為創作指南,所畫的盆景也時常在盆景展覽會上展出。

嶺南盆景的創作思維和手法是將中國畫的有關技法,諸如立意構圖的有聚有散,有爭有讓,講究顧盼和呼應等,樹幹和枝條講究流暢有氣勢等理論挪為已用,去豐富作品的"神韻"。但是國畫表現技法是靠筆和墨,是平面的畫。而盆景表現技法則用有生命的樹幹和枝條,構成圖畫佔有立體的空間,相對地較為複雜。吸收國畫理論後,經過深入造化,從而產生出新的效果。

例如嶺南盆景的枝條造型一方面有國畫的行筆流暢的技法,又以"截幹蓄枝"的手法使枝條一節一節地縮小,每一節的連接角度都表現出節奏分明,抑揚頓挫之韻律。這樣的枝條就有國畫的筆意和盆景的特徵,既蒼老又流暢,也達到"以小見大"效果。

嶺南盆景在中國盆景獨樹一幟,嶺南盆景有3個特點和4個風格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205648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