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們通常都是跪著說話,或者跪著看書、吃飯、休息等,而且古代人的身體狀況非常好。跪坐雙膝跪下,臀部放在腳上,此時,脊柱處於自然狀態,腰椎沒有任何特殊的壓力,背部肌肉可以正常工作並保持穩定。

對許多人來說,跪坐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事實上,跪坐是一種利大於弊的姿態,跪坐也是一種鍛煉,對我們的身體和腰部有益。
每天跪坐30秒鐘時間可以預防疾病、調理和滋養心臟。
1、養胃,幫助排毒

胃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具有儲存、運輸和消化食物的功能。因此,早上採用跪坐姿勢,每天練習腹式呼吸並堅持,可以促進胃內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增強胃的消化能力。
2、治療腰痛
跪坐非常養腰,能有效治療下腰痛,因為下腰痛的大部分原因是脊柱畸形、血液循環不良等,只要我們每天早上跪坐30秒鐘,這種情況就可以得到改善。
3、防治膝關節炎

直身跪坐可以預防和治療膝關節炎,練習方法是,早上起床後或晚上睡覺前,在床上雙膝跪地練習跪坐。練習正坐時,腰部要保持直立,手臂應盡可能往後坐,盡可能碰觸到腳的後部。
4、護足驅寒
晚飯後,拿一隻拖鞋墊著膝蓋,跪在那裡,扶著沙發,直腰看電視,肚子就會感覺好很多。此外,跪著走路還具有「引血下降」的功能,不過跪走做好佩戴護膝。
腳遠離心臟,血液供應相對不足,跪著行走使氣血很容易流向膝蓋,足部的血液供是足夠的,尤其是對手足冷的女性來說,它還具有一定的驅寒作用,不過不推薦下肢骨病患者使用。
5、緩解膝痛,疏通經絡

在跪坐的時候,我們可以按摩犢鼻穴,可以有效緩解腰腿痛、下肢癱瘓、屈伸不利和腳氣,還可以疏通經絡、祛風散寒、理氣消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205176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