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 日常防中風,只需抓好4個動作和2個穴位

Shui Ch ...| 2019-04-20| 檢舉

中風已經是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疾病之一,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怎麼做才能預防中風病的發生呢?

其實,9成的中風是可以控制避免的。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妙招,日常防中風抓好以下4個動作和2個穴位。

4個動作

1.搖頭晃腦防中風

具體做法:平坐,放鬆頸部肌肉,然後前後左右搖頭晃腦各做30~50次,速度宜慢,每天早晚各做3次。

頭部前後左右旋轉,可增加血管的抗壓力,有利於預防中風。

2.按摩頸部少中風

具體做法:雙手摩擦發熱後,按摩頸部左右兩側,速度稍快,以皮膚發熱發紅為宜。

按摩頸部可促進頸部血管平滑肌鬆弛,減少膽固醇沉積,促使已硬化的頸部血管恢復彈性,並改善大腦供血,預防中風發生。

3.聳肩防腦梗塞

具體做法:每天早晚做雙肩上提、放下的動作,每次做4~8分鐘。

聳肩可使肩部神經、血管和肌肉放鬆,活血通絡,為頸動脈血液流入大腦提供人工驅動力。

4.空抓手防腦溢血

具體做法:每天早、中、晚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400~800次。

研究發現,腦溢血與患者的生活習慣、運動方式有關,缺少鍛煉的右腦血管壁異常脆弱,易發生破裂,因此患者應多活動左手。

預防中風特效穴

中醫認為,缺血性中風的產生,與氣虛密切相關。艾灸足三里穴和懸鍾穴,對於預防中風,特別是缺血性中風,具有特別的功效。

1. 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重要穴位,足陽明胃經被稱為多氣多血的經絡,艾灸此穴,具有顯著補氣之效。

中醫養生| 日常防中風,只需抓好4個動作和2個穴位

(圖片來源:百度)

中醫也說∶若要身體安,三里常不乾,可見艾灸足三里穴,是一種由來已久的強身健體法。

2.懸鍾穴

懸鍾穴又名絕骨穴,被稱為髓之會。《難經疏》中指出∶髓病治此。

中醫養生| 日常防中風,只需抓好4個動作和2個穴位

(圖片來源:百度)

中醫認為,腦居顱內,由髓匯集而成,故名髓海。因此,灸絕骨穴,能發揮補髓充腦之效,達到預防腦病之效。

操作方法∶點燃艾柱,在雙側足三里、懸鍾穴位,以局部皮膚覺得溫暖,又不過燙為宜。

每穴艾灸約20-35分鐘,每周至少進行2次,如能每日進行,效果更佳。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205090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