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自帶8個急救穴位,記牢了,緊急情況下可以救人性命

Shui Ch ...| 2019-04-08| 檢舉
人體自帶8個急救穴位,記牢了,緊急情況下可以救人性命

人生活在天地間,吸天之五氣,食地之五味,順應天地之自然規律而生活,可以健康長壽到百歲以上。

然後現在的工作、生活、社會因素等給人類健康帶來很多不利影響。

人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長壽,然而「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有時候一些災禍的發生我們無法預料。

所以掌握一些急救之法真的很有必要。

我們老祖宗早就發現身體自帶有很多治病的急救穴位,記住這些穴位,在緊急情況下可以減輕痛苦、換救生命。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常見病、急性病的8個急救穴:

人體自帶8個急救穴位,記牢了,緊急情況下可以救人性命

一、止休克:人中穴

人中穴位於人體鼻唇溝的中點,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壓、興奮呼吸中樞的作用。

人中穴主治:癲狂癇、中風昏迷、小兒驚風、面腫、腰背強痛等症。

當中風、中暑、中毒、過敏時,突然出現昏迷、呼吸停止、血壓下降、休克等情況時,用拇指尖掐壓患者人中穴,有急救作用,為醫生未到前做前期處理。

人體自帶8個急救穴位,記牢了,緊急情況下可以救人性命

二、止頭疼:太陽穴

太陽穴在中醫經絡學上被稱為「經外奇穴」。

太陽穴的主治病症為:頭痛、偏頭痛、眼睛疲勞、牙痛等疾病。

頭痛發作時,患者自己可用雙手食指分別按壓頭部雙側太陽穴(在眉梢與外眼角中間向後一寸凹陷處)。

按壓至脹痛,並按順時針方向旋轉約1分鐘,頭痛可減輕。

太陽穴是人頭部的重要穴位,當人們長時間連續用腦後,太陽穴往往會出現重壓或脹痛的感覺,這就是大腦疲勞的信號。

這時按摩太陽穴可以給大腦以良性刺激,能夠解除疲勞、振奮精神、止痛醒腦,並且能繼續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人體自帶8個急救穴位,記牢了,緊急情況下可以救人性命

三、止鼻血:腳後跟

鼻子出血時,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腳後跟(踝關節及足跟骨之間的凹陷處)。

左鼻出血捏右腳跟,右鼻出血捏左腳跟,約3分鐘可止鼻血。

人體自帶8個急救穴位,記牢了,緊急情況下可以救人性命

四、止咳嗽:少商穴

少商穴在大拇指外側,距指甲角—分處。是止咳嗽的特效穴。

咳嗽不止時,可用拇指和食指緊壓少商穴,至有酸痛感為度,可止咳嗽。

除了按摩,少商穴有一個刺激方法,就是刺血療法。

少商是井穴,在這裡放血可以減輕咽喉的疼痛。

因為肺怕熱,喜清涼。

少商放血就相當於將肺經過熱的氣血引出去,還肺一個清涼的天地。

刺血的時候,先用酒精將針和皮膚消毒,然後捏起一點點少商處的皮膚,用針快速在皮膚上刺兩下。

同時擠三到五滴血,然後迅速用棉棒輕輕按住,以便於止血。

人體自帶8個急救穴位,記牢了,緊急情況下可以救人性命

五、便秘:天樞穴

便秘患者大便時以左手中指點壓左側天樞穴(位於肚臍左側2寸),感覺有明顯酸脹感即按住不動。

堅持1分鐘左右,有便感,然後屏氣,以增加腹內壓,稍後即可排便。

天樞穴以治療腸胃疾病為主。

主治疾病為:便秘、腹脹、腹瀉、臍周圍痛、腹水、腸麻痺、消化不良、噁心想吐等症。

天樞是大腸之募穴,是陽明脈氣所發,主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是腹部要穴。

針刺或艾灸天樞穴對於改善腸腑功能,消除或減輕腸道功能失常而導致的各種證候。

人體自帶8個急救穴位,記牢了,緊急情況下可以救人性命

六、降血壓:勞宮穴

高血壓患者在生氣、暴怒、激動或勞累時,血壓會急劇上升。

此時按壓勞宮穴(屈指握拳,中指與無名指尖之間所對的掌心中),可使血壓逐漸恢復正常。

勞宮穴五行屬火,具有清心火,安心神的作用。

用大拇指從另一隻手的勞宮穴開始按壓,逐個按到每個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壓。

按壓時要保持心平氣和、呼吸均勻。按壓後突然升高的血壓可得到緩解。

人體自帶8個急救穴位,記牢了,緊急情況下可以救人性命

七、胃痛:足三里

胃痛時,可用雙拇指按揉雙腿足三里穴(外膝眼下三寸,脛骨外側一橫指處),待有酸痛麻脹感後3~5分鐘,胃痛可明顯減輕。

足三里是一個能防治多種疾病、強壯身心的大穴。

傳統中醫認為,按摩足三里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

人體自帶8個急救穴位,記牢了,緊急情況下可以救人性命

八、嘔吐:內關穴

嘔吐時,可用中指壓內關(在掌面腕橫紋上二寸-三橫指,兩筋之間)止嘔。

壓時有酸脹感說明按準穴位,2分鐘後噁心嘔吐可緩解。

內關穴有疏導水濕、寧心安神、理氣鎮痛之功效。

主治:心痛、心悸、胸悶氣急、呃逆、胃痛、失眠、孕吐、暈車、手臂疼痛、頭痛、眼睛充血、噁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絞痛、月經痛、腹瀉、精神異常等。

人體自帶8個急救穴位,記牢了,緊急情況下可以救人性命

這些穴位主要用來急救,治病的最終目的不光是緩解症狀,而是要找到病因,才能根治。

所以急救之後要及時求醫,治病之根源,以保萬全。

傳播健康知識,讓更多人懂點醫道,在身邊人有意外危難時能得到及時救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204520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