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診屬於中醫切診內容之一。傷寒條文裡的「痞」、「滿」、「結胸」、「支結」等,如果沒有親自觸摸,光看也是一頭霧水。
為了讓大家更深刻的理解腹診的意義,本文分為兩大部分來介紹腹診:

第一部分是葉橘泉先生的《腹診方法及治療舉例》,從實戰案例帶大家學習腹診。
第二部分是腹診的治則治法,包含7大類123種腹診情況及對應方藥,可謂是《傷寒論》腹診大全。
在此分享給大家,要認真讀哦
▍全文共4285字,閱讀時間大約需要11分鐘
腹診方法及治療舉例
作者/葉橘泉
—1—
什麼是腹診?
中醫「腹診」與「脈診」一樣,都屬於四診之一的「切診」。脈診就是「按脈」,腹診就是「按腹」的診法。
《內經》、《難經》等記述了一些腹診外,後漢張仲景《傷寒論》六經辨證對於腹診有具體的論述,四川寶頂石窟尚有雕刻的「仲景診腹圖」。
不知何故,唐宋以後的醫書絕少有腹診的記述,其為舊禮教束縛所致,概可想見。
—2—
腹診的意義
腹診的臨床意義主要是鑑別體徵的虛實,診查瘀血、痰飲、水氣等病症。
《傷寒論》載有「胸脅苦滿」、「心下痞硬」、「痞堅」、「腹滿」、「腹部動悸」、「小腹急結」、「少腹不仁」、「奔豚上沖」等「腹症」,這些腹部的證候是看得到、摸得著的,足以說明腹診的客觀性和可靠性。
但是要想取得完整的診斷,須結合脈診、舌診。腹診雖然比較重要,卻不能完全取代脈診。
急性熱性疾患,以脈證為主;慢性無熱性疾患,腹診較之脈診更為重要。要取得完善的診斷,四診缺一不可。
—3—
腹診的方法
腹診的方法:先讓患者仰臥於診察台上,放鬆四肢(下肢伸直,必要時屈膝),寬解衣服。
醫師立於側面,以右手四指或拇指,掌心向下,貼近患者腹壁,輕輕按撫,自胸而腹,自左至右,先按表面,以候腹壁之鬆緊;
次略重,以候胸脅之有無苦滿,腹肌之有無拘攣、緊張、或擦過性疼痛;
最後重壓,以候肋骨弓下及腹底(深部)有無抵抗、壓痛、硬結腫塊等。
醫師的手在診前要先溫之,避免冷手突然觸及腹部,惹起腹肌攣縮,甚至腹肌反應性抵抗而變硬。
—4—
三則應用腹診經驗醫案
茲就筆者臨診時應用腹診的經驗,撮錄數則,以見腹診對於我們臨床有確切的幫助。
(一)臟躁
王姓女,二十一歲。形體肥胖,性情抑鬱,屢次發病。
某日突然一日全身痙攣,四肢抽搐,不省人事,數分鐘後漸甦醒,不吐白沫,精神病專科診斷不是癲癇。
筆者診之,脈沉細,面容蒼白,微呈貧血狀。據述發病前必失眠、悲傷欲哭,獨處房中,怕見外人。
腹診可覺「胸脅苦滿」著明,腹部左側動悸亢進,腹直肌拘攣緊張。
此屬「臟躁」,與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藥後雖見效,發病次數減少,但仍然要發作。
複診時,腹部攣急動悸甚,而神情異常急迫緊張,乃加入「甘以緩急」之法,即以前方中加用甘麥大棗湯,服藥七劑,效果明顯。
前後服藥二十餘劑,基本治癒。
(二)寒實結胸
周姓小男孩,三歲。患急性肺炎,高熱悸搐,經某醫院搶救,注射抗生素,並用冰帽,熱退後出院。
但喑啞不言,不啼不哭,不咳不喘,不食不眠,給與飲料,略能嚥下,如此已數日。
診時,面色蒼白,脈沉細而滑,舌苔薄白,鼻根露青脈(靜脈血管),神誌清醒,眼珠轉動,偶有太息呻吟,欲吐不吐之狀。
按之心下痞硬,上腹肌緊張,稍加壓,即呈蹙眉欲哭樣,腹直肌攣急如筋,手指、足趾尖涼冷,此屬「寒實結胸」!
《傷寒論》太陽病篇雲
「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灌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白散。
」
因與桔梗白散六分,先以一分末湯調、少少灌之,不知,稍增量,以得吐或下為度。
藥後,先吐黏痰,繼即瀉下,旋即高聲哭叫,而疲憊欲眠,次日該兒恢復正常生活。
(三)熱實結胸
徐姓女,四十一歲。有慢性胃炎史。時值夏季,不慎口腹,復感外邪,熱多寒少,類似瘧疾,旋即但熱不寒,煩悶嘔吐。
診時,自言胸悶欲死,煩亂叫喊,大便已五六日未下,因其懷孕三月,醫師投鼠忌器,不敢用藥。
診脈沉弦而實,舌苔白厚而膩,罩黃苔濕潤,口渴不欲飲,發熱不高,自謂腹痛,按之,痛在胃脘,胸脅間脹滿,膈內劇痛,短氣躁煩,上腹部硬滿而痛,此屬「熱實結胸」。
經文有「 有故無殞 」之訓,徑與大陷胸湯合當歸芍藥散。
處方
制甘遂末1克(分衝)
生大黃10克(後下)
風化硝12克(分衝)
當歸、白芍、澤瀉各6克
白朮、茯苓各8克
川芎5克
服後嘔吐痰涎,大便暢下,痛苦頓釋。繼以小陷胸湯加味調治,逐漸而愈。
基於腹診的治則治法
作者/江部洋一郎、橫田靜夫
—1—
胸
有以下22種情況及對應方藥:
1、胸滿——桔梗湯、桔梗白散、桂枝去芍藥湯、厚朴大黃湯、吳茱萸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大承氣湯、豬膚湯、麻黃湯、苓甘五味姜辛湯(千金)、黃芪建中湯、小建中湯、半夏厚朴場
2、胸滿脹——葶藶大棗瀉肺湯
3、胸中痞硬——瓜蒂散
4、胸中窒——梔子豉湯
5、結胸——大陷胸湯、大陷胸丸
6、小結胸——小陷胸湯
7、寒實結胸——三物小陷胸湯、白散(桔梗白散)
8、胸痺胸背痛——瓜蔞薤白白酒湯
9、心痛徹背——瓜蔞薤白半夏湯
10、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人參湯
11、胸中氣塞——茯苓杏仁甘草湯、橘枳薑湯
12、緩急——薏苡附子散
13、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薑枳實湯
14、心痛徹痛、背痛徹心——赤石脂丸
15、胸中痛——桂枝加黃芪湯、十棗湯
16、心胸中大寒痛——大建中湯
17、心胸中有停痰宿水——《外台》茯苓飲
18、心胸不安——茵陳蒿湯
19、胸中有熱——黃連湯
20、胸上有寒——理中丸
21、胸中甲錯——《千金》葦莖湯
22、常欲蹈其胸上——旋覆花湯
—2—
胸•脅
有以下16種情況及對應方藥:
1、胸脅苦滿一小柴胡湯、柴胡加芒硝湯
2、胸脅滿——小柴胡湯
3、胸滿脅痛——小柴胡湯
4、胸脅滿微結——柴胡桂枝乾薑湯
5、胸脅支滿——苓桂術甘湯
6、胸脅逆滿——附子粳米湯
7、水結在胸脅——大陷胸湯
8、脅下硬滿、脅下痛、脅下及心痛按之氣不通或脅下痞硬——小柴胡湯
9、脅下滿痛——柴胡湯
10、脅下偏痛——大黃附子湯
11、脅痛——當歸生薑羊肉湯
12、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人參湯
13、引脅下痛——十棗湯
14、(千金)脅下痛引缺盆——小青龍加石膏湯
15、心下硬、心下因硬、心下滿而硬痛、心下痛按之石硬、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大陷胸湯
16、病症在心下按之則痛——小陷胸湯
—3—
心下
有以下11種情況及對應方藥:
1、心下痞硬——生薑瀉心湯
2、心下痞硬而滿——甘草瀉心湯
3、心下痞硬引脅下痛——十棗湯
4、心下痞硬——旋覆花代赭石湯
5、心下痞硬——桂枝人參湯
6、心下硬——大、小承氣湯
7、按下心下堅——大承氣湯
8、心中痞硬、心下急微煩、按心下滿痛——大柴胡湯
9、心下續堅滿——甘遂半夏湯
10、心下痞堅——木防己湯、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
11、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枳術湯、桂枝去芍藥加麻辛
附湯
枳術湯、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湯的條文中皆有「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
枳術湯是由水氣所致故出現「心下堅大……」,而桂枝去芍藥加麻辛附湯是氣痞,儘管「大如盤,邊如旋杯」,我認為不會很硬。
—4—
心下按濡
有以下25種情況及對應方藥:
1、心下痞按之濡——大黃黃連瀉心湯、附子瀉心湯
2、心下痞——大黃黃連瀉心湯
3、按之心下濡——梔子豉湯
4、心中懊憹——梔子豉湯、梔子甘草豉湯、梔子生薑豉湯
5、心中結痛——梔子豉湯
(未到心下硬的程度但感覺有一定的抵抗)
6、心中懊憹或熱痛——梔子大黃湯
7、心中滿微痛——桂枝去桂加苓術湯
8、心下逆滿,心下有痰飲——苓桂術甘湯
9、心下痞——五苓散
10、心下支結——柴胡桂枝湯
11、心下痞,膈間有水——小半夏加茯苓湯
12、水停心下——小半夏加茯苓湯
13、心下有水(氣)——小青龍湯、小青龍加石膏湯
14、心下有支飲——澤瀉湯
15、心中痞——枳實薤白桂枝湯、人參湯
16、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薑枳實湯
17、心下悶——陽旦湯
18、心中惡寒——侯氏黑散
19、心中溫溫液液者——炙甘草湯
20、心痛——烏頭赤石脂丸、九痛丸、甘草粉蜜湯、走馬湯
21、心胸中大寒痛——大建中湯
22、心胸中有停痰宿水——《外台》茯苓飲
23、心胸不安——茵陳蒿湯
24、心腹卒中痛——柴胡桂枝湯
25、心腹脹滿——三物備急丸
—5—
腹滿
有以下20種情況及對應方藥:
1、腹滿,腹大滿,腹滿痛、腹不減,腹脹——大承氣湯
2、腹大滿——小承氣湯
3、腹脹滿,腹微滿——調胃承氣湯
4、腹滿——厚朴七物湯
5、痛而閉——厚朴三物湯
6、腹滿——大黃硝石湯
7、腹滿,腹脹如水狀——硝石礬石散
8、腹滿——白虎湯
9、腹都滿——小柴胡湯
10、腹滿——梔子厚朴湯
11、腹微滿——茵陳蒿湯
12、腹滿——己椒藶黃丸
13、心痛腹脹——走馬湯
14、癥病……胎動在臍上者——桂枝茯苓丸
15、腹滿——溫經湯
16、腹脹滿——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
17、腹滿時痛——桂枝加芍藥湯
18、(腹滿)大實痛——桂枝加大黃湯
19、腹滿——大黃蟄蟲丸
20、腹脹滿——四逆湯
—6—
腹痛
有以下20種情況及對應方藥:
1、腹滿痛——大承氣湯
2、痛而閉——厚朴三物湯
3、腹痛——枳實芍藥散、下瘀血湯
4、腹中急痛——小建中湯、小柴胡湯
5、腹滿時痛——桂枝加芍藥湯
6、大實痛——桂枝加大黃湯
7、腹痛——奔豚湯
8、腹痛——柴胡湯
9、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薏苡附子敗毒散
10、腹中血氣刺痛——紅藍花酒
11、心腹卒痛——柴胡桂枝湯
12、或腹中痛一四逆散
13、(腹痛)繞臍痛——大烏頭煎
14、腹中絞痛——《外台》烏頭湯
15、腹中痛——抵當烏頭桂枝湯
16、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大建中湯
17、腹中寒氣雷鳴切痛——附子粳米湯
18、腹痛——附子湯
19、腹中痛,腹中諸疾痛——當歸芍藥散
20、腹中痛——膠艾湯
—7—
少腹
有以下9種情況及對應方藥:
1、少腹急結——桃核承氣湯
2、少腹當硬滿、少腹硬、少腹滿、亦男子膀胱滿急痛瘀血者——抵當湯
3、少腹滿——抵當丸
4、少腹堅滿——大承氣湯
5、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大黃牡丹湯
6、少腹滿如敦狀——大黃甘遂湯
7、腹痛……幹血著臍下——下瘀血湯
8、少腹滿痛——土瓜根湯
9、裡急——黃芪建中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204470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