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綠色食物
√早睡早起,晚上11點前睡覺
√多去戶外運動,要「披髮緩行、以使志生」
√調理情緒、保持心情愉悅
如果懂點養生知識,你或許知道上面這些方法,都是在教你養肝。
你也知道,春主肝。肝屬木,春也屬木。春天,是養肝最好的季節。
可,你有沒有發現?
這些「養肝大法」,好像並沒有那麼神奇。就算你認真執行了,依然會身體疲累、臉色晦暗,還經常失眠。
為什麼呢?
大概兩個原因:
一是,堅持時間不夠。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年累月揮霍掉的健康,鬱結的肝氣,怎麼可能三、五天,就找補回來呢。
二是,沒有全局思維。人的身體和萬事萬物一樣,都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春天是應該養肝沒錯,但如果你只知道養肝,那就走進死胡同了。
春天養肝的3個誤區
只疏肝,不利膽
有一個詞:肝膽相照。肝和膽,就像一對好兄弟,互為表裡。肝藏血、主疏泄。肝疏泄的是什麼?無形的情志、情緒,有形的膽汁等。膽汁在肝臟內生成,流入膽囊。
如果不利膽,膽汁排泄就會出現障礙。就像只打掃衛生,不外倒垃圾,房間怎麼能乾淨得了。
所以,春天疏肝,千萬別忘了利膽。
利膽,可以試試這三個方法:
1、敲膽經,膽經主要在大腿外則,褲腿中縫隙處。經常敲一敲,有助於肝膽排毒。、

2、飲食少油膩,尤其有膽囊炎、膽結石的人,更要少油、少肉。多吃香蕉、蘋果、葡萄等水果,可增強肝膽功能。
3、玉米須煮水喝,玉米須,味甘性平,具有利尿清熱、平肝利膽的功能,玉米須煮水代茶飲,是養生的法寶。
養了肝,卻傷了脾胃
《黃帝內經》說:肝為將軍之官,謀慮出焉。想想看,將軍都什麼樣?是不是那種本領大、脾氣急、說話辦事雷厲風行,一點就著的人。
春天,本來就旺盛的肝氣、肝火易隨春氣上升,很容易就侵犯周圍的髒腑,比如脾。肝屬木,脾屬土,肝木剋脾土。而脾胃又相表裡,所以,中醫有「肝火犯胃」一說。
春天養肝,一定要注意對脾胃的養護,調養脾胃,養肝才能事半功倍。
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說:「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就是,春天,要少吃點酸的,多吃點甜的,滋養脾胃。
另外,還可以常藥灸足三里,增補脾胃之氣。春季雨水增多,濕氣加重,濕邪容易困擾脾胃。灸足三里,有助於化解脾胃之濕氣。

只清肝,不清肺
肝是將軍之官,將軍發起脾氣來,連皇帝都要讓三分。
肝火旺起來,不僅會犯胃,還會侵犯肺。
就像前段時間,來工作室諮詢的一位朋友。
她說自己每天早上4、5點都會醒來,是不是肺有問題?
這位朋友,平時也喜歡研究中醫,知道凌晨3-5點,肺經當值,因而判斷自己的問題出在肺上。
她還說自己脾氣不太好,總覺得大腿酸脹憋悶,眼睛也不舒服,當時我們就覺得可能是肝的問題。
後來一摸脈,弦中帶澀,果然是肝氣鬱結化火的脈象。
其實,她就是典型的「肝火犯肺」、「木火刑金」,表面是肺的問題,實際是肝的問題。
春天,肝氣旺,抑鬱之氣虛飄在上焦,影響到了肺氣輸布的功能。就像燒煙囪,火在下面燒,煙都飄上面了。
所以到了肺經當令的時候,就容易醒。
我們給她藥灸四關,疏泄肝氣,又教她用睡睡貼貼腳心,引火下行。既清了肝火,又將上焦之火引到下焦,也清了肺火。
雙管齊下,一直困擾她的睡眠問題,也基本消失了。
最後黃金季,最好養肝方
今天是4月1日,距離5月6日立夏,今年春天還剩最後35天。這35天,是養肝的最後黃金季。
如此珍貴的35天,應該怎麼利用呢?
百病從肝治
我們都知道,冬病夏治。其實,春天也是調理百病的好時機。尤其是各種與肝疏泄相關的病症。
像女性的乳腺增生、痛經、子宮肌瘤,男性的陽痿、早洩,還有抑鬱、焦慮、失眠等情志情緒疾病,都可以在春天,利用生髮的陽氣治肝調肝。
肝調理好了,這些問題自然而然就解決了。
治肝調肝,先灸四關
肝主疏泄,調情志,跟肝有關的病症,都可以歸結為「氣病」,而中醫認為,一切氣病,先開四關。
四關(兩個合谷穴,兩個太衝穴),是人體經脈氣血運轉的重要關口。把「四關」灸透,打開,讓鬱結的肝氣得以疏散,就是最好的養肝方法。

四關灸透,是什麼感覺?
「就好像'砰'一聲,感覺穴位被打開了,有一股股涼氣從穴位處往外冒,同時一股股熱氣往裡躥。」
這是一位來工作室調理夥伴的感覺,是不是神奇?
我最近給自己藥灸四關時,也感覺心裡像是有塊石頭被搬開了,無比輕鬆、通透。
灸四關,建議用壹麥特製的藥灸,幾十味中藥共同發揮作用,能快速通淤滯、疏肝氣、祛寒濕,比普通艾灸快5-10倍。
春光明媚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養肝調病的黃金季轉瞬即逝,趁著2019最好的春光,趕緊灸起來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