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對於中醫面診有一定的好奇心,中醫是怎麼面診看出五臟疾病?下面就來簡單介紹一下,中醫面診是如何看出五臟的情況。
說起健康的臉色,人們總會想到「白裡透紅」這個詞,可亞洲人都是黃皮膚,健康的臉色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健康膚色
中醫把麵色分為主色、客色和病色。主色,就是人一生一成不變的膚色。在黃膚色的基礎上,還是有人會偏黑、偏白、偏黃,這是正常的;但在不健康的時候,出現的黃色、白色、黑色等,就是不健康的。
中國人健康的膚色,應該是紅黃隱隱、明潤含蓄。明代表「明亮」,潤代表「潤澤」,含蓄就是夾有血色,這個就是健康的黃色。而不健康的黃色,往往是淡黃、沒有光澤的,就好像是植物缺乏養分和枯萎的樣子。

除了主色之外,臉色還有客色,說的是氣候、飲食、情緒變化、運動、工作環境等導致的臉色變化。比如運動後臉會泛紅,寒冷的冬季臉會顯得蒼白,長期在戶外工作,膚色會變黑等,這些都屬於正常範疇。
五臟疾病,全寫在臉上
中醫介紹了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從臉上不同部位的顏色,初步判斷自己的五臟到底出了什麼毛病。

>>>>1肺髒病色看兩眉間
這個區域叫印堂,最好是白裡透紅,最忌諱發黑,代表有不可治癒的重大疾病。如果特別紅也不好,說明有肺熱;發白是血虛或氣虛;發青是血瘀。
>>>>2心髒病色看兩眼間
過度的紅就是心火太盛,會引起心煩、失眠,甚至神經失常。如果兩眼間出現了青紫的顏色,就表示有血淤,可能是由冠心病所導致的。

>>>>3肝髒病色看鼻樑
鼻樑骨最高的點如果發紅,可能是肝火偏盛,表現為易怒、眼睛發紅、月經增多等;出現青黑色,可能是肝硬化或肝癌等。
>>>>4膽色、胰色看鼻樑兩旁
肝色的右邊是膽色,這裡淡白無華,會氣短乏力,容易驚恐;發紅通常有發熱、噁心、嘔吐等症狀;顏色晦暗,或呈灰褐色,可能是有蛔蟲。
肝色左邊是胰色,這裡氣色蒼白,是胰腺虛寒,女性易出現腰腹酸沉;顏色青黃,是胰胃不和,多表現為厭食、反酸。

>>>>5脾髒病色看鼻頭
如果發紅是脾胃有熱證,就是特別能吃,吃完一會就餓,甚至會得糖尿病;發白就是氣虛;發青是氣滯血瘀,會肚子痛。
>>>>6胃色看鼻翼
此處及兩側如果淡白無華,是消化功能減退的徵兆,多半會厭食、飯後腹脹。顏色淡紅乾燥是胃部津液不足,通常會口乾唇裂、大便乾燥;顏色過紅是胃火亢盛,出現口臭和牙齦腫痛。
>>>>7腎髒病色看兩頰
這裡不怕灰黑就怕嬌豔。明亮、潤澤、含蓄的淡灰色出現在腎色部,是健康的表現,反而是出現胭脂般嬌豔的紅色,說明已經病重。

>>>>8子宮、前列腺色看人中
此處變白,是血虛、氣虛;變黃是脾虛;變紅是有熱證,女性多有宮頸糜爛,男性則是前列腺炎;變青或黑是寒證,會有劇痛和癌症。
中醫講究辨證施治,用藥建議諮詢後方可用藥。五行相生相剋,一臟失衡,則其餘五臟皆失守,身體諸多表症皆發於五臟,五臟不安就會導致:心腎不交,肝火鬱結,脾胃虛弱,血不足,痰熱上擾等五行失守,繼而導致:失眠,多夢,易驚醒,耳鳴,心慌氣短,胃脹,便溏,盜汗,濕熱鬱結,痰濕不化,肝氣鬱結,月經不調,乳腺增生,更年期綜合徵等五臟相關症狀,調理首要也不在於病急亂投醫一股腦的出現什麼就改善什麼的單一調理,需追根朔源五行同調,方可事半功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203899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