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里穴為足陽明胃經的一個大穴,也是臨床常用的一個穴位,下面我們看看它到底有哪些獨特之處。
【定位】
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穴(屈膝,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標準取穴法】
1.犢鼻穴:也稱外膝眼,屈膝,在膝部,髕骨與髕韌帶外側凹陷中。
2.3寸:也稱「一夫法」,本人第2-5指併攏時,中指近側指間關節橫紋水平的4指寬度為3寸。
3.中指同身寸:以本人中指屈曲時中節內側兩端紋頭之間的距離為1寸。

【簡便取穴法】
1.屈膝,掌心放在膝蓋上,食指放在脛骨前嵴上,中指尖所在部位便是足三里穴。
2.屈膝,沿脛骨前嵴向上推至脛骨粗隆,外側旁開1寸。

【功效與主治】
1.調理脾胃:主治胃腸疾病。大家聽過「肚腹三里留」嗎?來源於《四總穴歌》,意思是說凡是與肚子(上腹、臍周、小腹、少腹)—胃腸有關的疾病都可以取足三里穴來治療,比如說胃脹、胃痛、嘔吐、反酸、燒心、腹脹、腹痛、腸鳴、腹瀉、便秘等。
2.扶正固本:主治慢性虛勞性疾病。如虛勞羸瘦、乏力氣短、頭暈、失眠等。
3.通經活絡:主治局部病症,如膝蓋腫脹疼痛、小腿酸脹麻痛等。
4.另外,通過臨床經驗總結,足三里穴對心臟疾患效果也很好,所以患有心臟疾患者,平時可以揉揉該穴觀察下效果,預防心慌氣短、汗出、胸悶胸痛等症狀的發生。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足三里穴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調理脾胃,在此基礎上起到扶正培元的作用。
以上可見足三里穴作用如此廣泛重要,大家平時可以對該穴進行按揉、艾灸來保健,每天按揉一側穴位15~20分鐘,雙側穴位交替進行,也可以每天艾條灸該穴15~20分鐘,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保健康,延年益壽。(艾灸該穴適合脾胃虛寒者,易上火者慎用,按揉適合每個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203629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