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盆景造型設計有以下幾個基本原則,它們之間既相互聯繫,又相對獨立,故只有將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創作實踐中靈活地運用,才能獲得理想的造型,使盆景創作取得成功。
(以下樹樁盆景設計實例由湖北天門盆友@李青山提供下)


第一、意在筆先
立意即構思,寫文章在動筆之前,先確定寫什麼、怎麼寫?盆景創作的立意,即盆景的主題思想,就是想表現什麼、如何去表現?盆景作品成功與否,與其立意的優劣,有直接的關係。盆景的立意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作者的情感受到外界的激發,或受到某種事物的啟迪,而產生創作的動機。另一種情況是「見樹生情」,或叫「見物生意」。
比如當你挖到一棵好的樹樁,或親友贈送一株樹木素材時,盆景創作的經驗使你不會草率下剪,而是左觀右望,上下打量,反復推敲,當眼前的樹木和頭腦中儲存的圖像即樹木的造型結合在一起時,構思就完成了,立意也就產生了。前者可謂「因意選材」,後者則是「因材立意」。


第二、揚長避短
在盆景創作過程中,要注意發揚盆景材料的長處,而避其短處。一般來講,用來製作盆景的樹木素材是枝繁葉茂的。有經驗的盆景創作者見到素材後,一般不會馬上動手修剪,而是首先找出該素材的長處並進行構思,當一個適宜的盆景造型圖案考慮成熟時,然後再動手進行鋸裁、修剪、蟠紮。充分利用盆景材料原有的優美自然造型,同時把有缺陷的或者多餘的部分去掉;如果不能去掉的話,則把優美耐看的部位作為觀賞面,把有缺陷或不夠美觀的部分放在背面。對盆景材料進行這樣的構思、造型,能夠達到揚長避短的目的。


第三、統一協調
一件盆景佳作,各部分必須統一協調,渾然一體,否則就不是一件好的作品。樹木盆景的主要觀賞部位雖然不同,有觀葉、觀花、觀果、觀根等區別,但作為一棵樹木來講,根、幹、枝、葉、花、果各部分必須協調,否則它就會失去美感。樹根的長短同樹木造型是分不開的。如樹幹細長欲作懸崖式盆景,主根應留長些,因為懸崖式樹木盆景多用籤筒盆,其枝葉大部分伸出盆外,如果根短就難以承受這樣大的墜力。如欲作顯示開闊曠野的叢林式盆景,主根則要留得短些,並應多留側根和鬚根,因為叢林式樹木盆景多用淺盆,主根硬而長就難以種植於淺盆之中。


第四、繁中求簡
在樹木盆景定型修剪時,有的把枝幹的大部分都剪除,僅留較短的一段主幹和3~5根枝條,這就是「繁中求簡」在樹木盆景造型中的具體運用。繁中求簡所說的簡,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這不是簡單化,也不是越簡越好,而是以少勝多、以簡勝繁。


第五、以小見大
盆景藝術中的小,也不是真正的小,而是「以小見大」;所謂大,也不是簡單的大,而是寓大於小。幾株小樹木,高低錯落有序地栽於長方形盆缽中,遠遠望去,好似一片森林呈現在眼前。這就是盆景藝術「以小見大」的魅力所在。


第六、主次分明
在雙幹式樹木盆景造型時,常用較小的一棵來襯托主景的高大。在叢林式或一本多幹式盆景的造型中,也是用較小的一棵(或一枝幹)來襯托較大一棵的高大雄偉。這些就是主次分明的構圖原則在樹木盆景造型中的具體運用。


第七、疏密得當
在樹木盆景造型時,枝幹的去留,枝片之間的距離,也應有疏有密,不能等距離布局,否則會顯得呆板。在多株(7株以上)叢林式盆景造型布局時,幾棵樹木之間的距離應有疏有密。主景組第一高度的樹木周圍,要適當地密一些,客景組樹木要適當疏一些。


第八、虛實相宜
在樹木盆景造型中,處理好枝葉的疏密關係至關重要。過密的枝葉,不但對植株生長不利,還影響對樹木枝幹的觀賞。很多樁景在葉片稀疏時比葉片密集時更為美觀。當然,強調疏,也不是越疏越好,而應當是疏密有致,恰到好處。在樹木盆景造型中,枝葉不能平均布局,枝葉既沒有疏處也沒有密處,這種盆景意境就差。


第九、欲露先藏
在樹木盆景尤其在叢林式的樹木盆景造型時,要巧妙地運用露與藏的手法,使景物更加耐人尋味。想使叢林式盆景表現出有露有藏幽深的意境,光靠多種幾棵樹木,未必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若能做到使樹木的枝葉前後錯落穿插,枝幹相互有所遮擋,幾棵樹木之間有疏有密,樹冠高低不一,富有節奏感,這樣有露有藏、欲露先藏的造型布局,才能給人以回味和想像,使盆景的意境更加深邃。


第十、靜中有動
盆景是靜態之物,但如果匠心獨運,造型得法,則可神形兼備,變靜為動,無聲勝有聲。盆景造型布局千姿百態,各有千秋。無論直幹、斜幹、曲幹,無論枯枝、枯梢,都須姿態自然,應在…隋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所謂「情理之中」,是指樹木的各種造型必須符合自然生長規律,而不能「閉門造車」,憑空捏造。所謂「意料之外」,是指樹木的造型比天然生長的樹木姿態更奇特、美觀而自然入畫。


製作盆景應師法自然,拜大自然為師。大自然中生長著很多形態優美的樹木。大雕塑家羅丹曾經說過:「美是無處不見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盆景樹木造型要求,不但單幹式樹冠應呈不等邊三角形,就是雙幹式以及三幹式樹冠也應呈不等邊三角形。欲使盆景樹木靜中有動,除樹冠的變化外,樹幹也要有所變化。


在常見款式的造型中,除直幹式外,樹幹都有一定的彎曲變化。樹幹的形態,是決定樹木盆景款式的重要因素,樹幹不同的彎曲變化,造成各種各樣的動勢。要使樹木盆景具有動勢,除樹冠、樹幹變化之外,樹木種植的位置很重要。


樹木一般不宜栽植盆中央,而應偏向一側,這就能使樹木盆景顯得生動活潑而具有動勢。偏向一側也不是越偏越好,過偏則顯得不均衡。一般來講,單株樹木的正確栽種位置,應在盆缽中段(盆缽邊長分成等距離三段)右側或左側1/3的交界處為好
















(以上樹樁盆景設計實例由湖北天門盆友@李青山提供,文字內容來源網路, 作者軼名)
嶺南盆景公眾號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ID: lnpjsj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