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聰明不「絕頂」?試試腳上這個穴位!

Shui Ch ...| 2019-03-14| 檢舉

每到梳頭、洗頭時,頭髮就大把大把地掉,髮際線越來越高,只得留劉海來擋住大額頭。換了生髮洗髮水,卻一直沒有效果。聽別人說,生薑能生髮,買了一大袋生薑回家天天摩擦頭皮,泡薑水洗頭,卻無濟於事。

睡覺不實,老做夢,容易醒,牙齦腫痛,這是腎氣不固了。腎為先天之本,就是身體的基礎。

脫髮包括全脫、斑禿、禿頂,發病原因較為複雜。

想要聰明不「絕頂」?試試腳上這個穴位!

脫髮的原因:

(1)與患者自身的工作、生活環境有關。熬夜、失眠、生活不規律、工作壓力大等都會導致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影響頭髮的生長。

(2)氣候的影響。特別是在夏秋兩季,天氣炎熱、乾燥,容易造成頭髮內分泌失調,頭油增多堵塞毛囊孔,導致營養不良而脫落。

(3)體虛、腎虛也容易引起脫髮現象。

如何預防脫髮?

長期的精神壓力過重、恐懼或嚴重失眠等均能致使神經功能紊亂,頭髮生長周期變短,毛囊得不到充足的氣血供應,表現為頭髮容易脫落,甚至出現斑禿。

所以想遠離脫髮,首要四字訣是,心情舒暢,好好睡覺。很多脫髮的人反映自己改變生活作息,三餐規律,晚上11點前準時上床睡覺,脫髮明顯減少了。

另外,脂溢性脫髮的要注意在飲食上少食辛辣、油膩、咖啡、菸酒等有刺激性食物。睡好覺,管住嘴,放寬心,有時候效果比塗多少藥膏、吃多少藥片都好。

同時建議脫髮的人最好避免長時間面對電腦,據研究發現電子產品的輻射也是引起脫髮的因素之一,所以下班後關掉電腦,出去散散步吹吹風吧。

脫髮可以艾灸的穴位

補益腎氣通調三焦

太谿穴

「太,通大,意為極大、極多;溪,《康熙字典》雲「水主川曰溪」,指水由溪流匯聚成河川。該穴為腎經原氣聚集、充盈之處,猶如水流匯聚成河川,故名太谿。

現代生活、工作節奏加快,無形的壓力增多,脫髮似乎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越來越多的青中年人也早早遇上脫髮的煩惱。想固發、美髮,除了經常按摩頭部外,還可以常按太谿穴!

太谿穴,為足少陰腎經的原穴,具有補益腎氣、通調三焦之功。中醫學對頭髮有兩種認識:「腎,其華在發」,「發為血之餘」。頭髮的疏密、潤澤,與腎氣、血液的濡養是否充足密切相關。無論勞累過度、耗損氣血,還是痰濕內阻、氣血不能通達頭部,都會影響我們頭髮的質量。太谿可益腎而補氣血,還可通調三焦而去痰濕,從而讓頭髮得到充足的氣血濡養,起到固發、美髮的作用!

取穴法: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艾灸法:對於平素腰部及手腳怕冷的脫髮人群,可以選擇艾條灸法。

注意:

如果是脂溢性脫髮,則可艾灸陽陵泉、丘墟穴、中脘穴,心情容易抑鬱焦慮的加灸期門穴、太衝穴。

如果是氣血不足引起的脫髮,則多溫養氣血,可艾灸足三里、肝俞穴、腎俞穴、關元穴。

艾灸效果重在堅持,可一天艾灸1-2遍,一周艾灸2-3天。艾灸期間請避免進食辛辣或寒涼生冷的東西。同時可配合用桑葉、側柏葉煮水洗頭。調整好作息和飲食,保持舒暢的心情,起效會更快。

想要聰明不「絕頂」?試試腳上這個穴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203115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