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里香 陳炎明作品
盆景是有生命的藝術,盆景植物的生長不能違反生長規律,所以盆景創作只能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有經驗的盆景作者都講研究創作的年功,甚至用盆景創作來修身養性。但也有些愛好者特別是一些初學者有些性急,恨不得自己的樁坯馬上就成為佳作。筆者也曾因急於求成付出過昂貴的學費,故將一些盆景創作中容易出現的不好現象提出來與同好們探討,儘量減少因急於求成所帶來的失誤。

《五代同堂》山桔 李卓南作品
在實踐中,容易患急躁錯誤的有以下幾點現象:
1貪多
不考慮自己的承受能力,也不考慮樁坯日後的價值,盲目擴大規模,將一些前途不大的樁坯都養著,養幾年後留著又沒有多大價值,棄之又可惜,結果成為自己的包袱。

《秋豔》老鴉柿 劉傳富作品
2采樁時不仔細審樁
不管樁坯好壞,只要有一點價值就采,這樣不僅采不到好樁,那些沒有多大價值的樁坯還會成為日後的「雞肋」樁。對生態環境也會造成破壞。

《和亙》五針松 李曉波藏品
3采樁時急於求成
采樁時還沒有挖幾鋤頭,周圍的土也沒有清除就去硬扳,左扳來右扳去幾下就將就樁坯成活時需要的小根都拉傷拉斷了,致使樁坯不易成活。

朴樹 康育松作品
4截樁時不仔細審樁
截樁時急於動手,截坯了又後悔。我自己也有一次嚴重的截樁教訓,有一次花了3500元錢購得一個上好的黃楊老樁,我當時給樁坯照了像,只是照片未取出來。在對樁坯的主枝裁截時有兩個截點供選擇,到底選擇前截點還是後截點,幾個朋友的意見也有分歧,我沒有仔細斟酌,就將主枝按後截點截短了,等照片出來後,對著照片一看就發現前截點比後截點強得多,後悔當時急於截樁沒有等照片出來對著照片再截,一個上好的樁坯變成了一般性的樁坯。有些不能一次截切到位的樹種,也一次截到位,使新芽發不到位,或者是發芽過少,導致日後創作時沒有多餘的枝條供選擇,或者是因萌芽不到位而縮枝。

《玄妙》真柏 - 史佩元作品
5栽樁不選擇適合樁坯需要的土壤
有些樁坯需要酸性土壤,有些樁坯需要顆粒粗的土壤。不考慮樁坯的需要胡亂栽植,造成樁坯死亡。比如杜鵑不用酸性土栽培就很難成活。

《相依》 山桔 李錦偉作品
6胡亂栽植
栽植時不將土插實,造成樁坯的部分根須未被土壤包裹而「懸空」,致使樁坯死亡。

《吉祥》 山桔 盧志文作品
7養坯時不選擇地方
該陰的不放在陰處,該向陽的不放在陽處,影響樁坯成活。

《望岳》赤松 石凱作品
8急於撤除遮蓋物
有些是新芽剛長出就揭開保濕的薄膜袋或者是揭去遮蔭物,造成縮芽。

《古樁新韻》黃荊 高文露作品
9經常搬動樁坯
樁坯剛萌芽就認為是成活了,急著將樁坯搬到全日照的地方曝曬,新芽曬蔫了又搬回陰處。經常搬動不僅新樁不適應經常改變的環境,也影響新樁根須的生長,影響樁坯成活。

《曲幹通幽》 金彈子 周樹成作品
10 急於抹芽
新樁的新芽多可促進生根,新樁沒有完全成活就急於抹去多餘的新芽,造成樁坯光合作用不足而死亡。比如杜鵑的新樁會萌發很多新芽,如果第一年就抹去多餘的新芽,會影響樁坯發根而死亡。

《揖》黑松 留園
11 急於修剪
需要長粗再剪出幾級枝的枝條,不等長粗就剪,結果不僅沒剪出幾級枝,樁坯因經常修剪後長期長勢不旺,根須不多而造成縮枝或死亡。比如柘木新樁第一年萌發的枝條不能修剪,剪了的大多會死亡。有些是新芽還沒有木質化就修剪,結果是剪後長出一些細細的簇生枝。特別是需要增粗的大飄枝,過早地修剪,是育不出大飄枝的。

地柏 葉世樹作品
12 急於蟠紮
需要長粗的新枝剛長出不久就急於蟠紮,抑制了枝條的生長,結果兩年能長粗的枝條三年還是一根小枝。

《蒼桑》地柏 楊貴生
13 急於上盆
該放養增粗枝條的不放養,急於將樁坯上盆栽植到小盆或淺盆中觀賞,結果是植株生長環境差,抑制了枝條的生長,枝條長期不能增粗,效果適得其反。

《曲韻悠然》兩面針 陸偉泉作品
14 急於提根
將樹根未長老,樹勢不旺的植株提前提根,使植株的細根暴露在外,受曝曬而停止生長或死亡。

雀梅 戴三木作品
15 急於觀花觀果
有些是植株沒有完全成活,就急於觀花,開花時植株消耗了大量的營養,面導致植株死亡。如新栽的杜鵑老樁第二年就有花開,此時杜鵑並未完全成活,任其開花將植株上的營養消耗殆盡,植株死亡的可能性很大。有些是植株沒有成型,就急於觀果,消耗了植株的營養,抑制了植株的生長,延長了成型的時間。

山桔 鄧達良作品
16 急於成型
為了好看好賣,將幾枝小枝條捆紮在一起再剪紮成厚片,遠看還可以,實則嚴重違反創作規律。

勒杜鵑 蕭永佳作品
17 急於施肥
想讓植株迅速生長早日成型,不考慮植株承受濃肥的能力,冒然加大施肥的密度、濃度,造成植株根須被燒壞而停止生長或死亡。比如檵木新樁第一年是不能施肥的。有的施濃肥後造成植株瘋長,結節增長,降低了觀賞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202169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