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冷後發生的腰痛,中醫治療簡單還省錢

Shui Ch ...| 2019-02-27| 檢舉

最近一個朋友腰痛,來找我治療。她說春節期間去相親穿少了,結果出去一天著涼了,腰就開始痛。看了她的舌象,舌苔白膩,診脈是脈搏沉細,我告訴她是得了寒濕型腰痛,給她服用腰痛寧,另外讓她回家自行採用艾灸療法,期間要做好腰部保暖工作。

一周後,朋友的腰痛症狀沒有了,過來感謝我,說才花了十幾元,在家堅持用艾灸,就把病解決了,說中醫真的很偉大。

我提醒她可別得意,這病很容易復發,寒濕型腰痛最怕著涼,以後要注意腰部的保暖,而且也別讓腰累到,像久坐彎腰等能讓腰勞累的事盡量少做。

什麼是寒濕型腰痛呢?

中醫根據腰痛的病因病機分為4個證型:寒濕型、濕熱型、氣滯血瘀型、腎虛型,其中寒濕型腰痛在臨床上較為常見。

中醫學認為寒濕型腰痛的病因是由於風寒濕邪乘虛侵入人體,客於腰背部,腰部經脈受阻而發生「不通則痛」。常因患者久居寒冷、潮濕之處,或者夏天貪涼過度,或者受風淋雨,或者勞作汗出受風、穿濕冷衣物等導致。

寒濕型腰痛在臨床常見於西醫學的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骨質增生症、強直性脊柱炎等腰部疾病。

寒濕型腰痛的特點

腰痛有沉重感,腰痛時輕時重,還有酸脹重著的感受,有的患者伴有活動受限,遇冷或者陰雨天時疼痛會加劇,遇熱疼痛減輕。

溫經散寒、通絡祛濕是治療寒濕型腰痛的原則,只需將經絡及肌肉內的寒濕邪氣祛除,腰痛則可愈。所以我讓朋友吃的腰痛寧膠囊是具有消腫止痛、疏散寒邪、溫經通絡功能的中藥,正適合寒濕型腰痛。

在服藥的基礎上,遵循中醫「寒則熱之」的原則,讓朋友在家使用艾灸治療,將艾灸盒盛放艾柱條放在腰背部的穴位上,通過艾條的燃燒刺激發揮艾葉溫經通絡、祛風散寒除濕的功效,又能打通經絡,散寒除濕進而緩解腰痛,既方便、又經濟適用。

寒濕型腰痛應艾灸哪些穴位呢?

艾灸治療寒濕型腰痛以取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穴為主,中醫認為寒濕型腰痛多是寒濕痹阻於膀胱經、督脈,所以哪堵就要通哪,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一般選取腎俞穴、委中穴、阿是穴、夾脊穴。

腎俞穴

腎俞穴屬足太陽膀胱經,腰為腎之府,腎俞穴是臟腑氣血及精氣匯聚之地,艾灸該穴能壯腰益腎、暢通經絡,緩解腰痛。

腎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如下圖)。

遇冷後發生的腰痛,中醫治療簡單還省錢

委中穴

中醫有「腰痛委中求」的說法,該穴主治腰背痛、下肢痿痺等病症。委中穴是膀胱的下合穴,也是腰背部足太陽膀胱經兩分支在膕窩的匯合點,艾灸委中穴可疏通腰背部經脈氣血,幫助寒濕邪等疏散。

委中穴位於人體的膕橫紋中點,也就是在膕窩正中(如下圖)。

遇冷後發生的腰痛,中醫治療簡單還省錢

夾脊穴

夾脊穴從屬於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是督脈和足太陽經脈氣的轉輸點,艾灸夾脊穴能同時疏通兩大經絡。

夾脊穴並不是固定的一個穴位,是指脊椎兩旁的穴位,從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開0.5寸,共有34個穴位(如下圖)。

遇冷後發生的腰痛,中醫治療簡單還省錢

阿是穴

「有痛便是穴」,疼痛處即為阿是穴。你可以讓家人幫忙按壓腰部,如果出現痛處,便可艾灸該部位,有痛說明此處發生了氣血阻滯,經絡不通,所以艾灸痛點能疏通局部經脈氣血而止痛,正所謂「痛則不通」。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字內容無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202125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