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斑馬為什麼會有黑白條紋的問題,科學家們已爭論了上百年,有人認為是保護色,也有人認為是要讓捕食者困惑、協助斑馬認出同類、降低體溫等。但最近歐洲與美國學術團隊提出新證據稱,斑馬有斑紋是為了阻止蒼蠅叮咬。

資料圖:斑馬。何蓬磊 攝
研究團隊在草原上觀察,對比馬蠅對九隻一般馬匹和三隻斑馬的叮咬行為,發現馬蠅停留在一般馬匹身上的數量,是停在斑馬身上的三倍之多。
參與研究的布里斯託大學教授豪爾表示,馬蠅在遇到斑馬後通常無法安穩地控制飛行速度和路徑,或穩妥地停在斑馬身上,反而會快速地轉彎,有時還會直接衝撞上去,而停留在斑馬身上的馬蠅數量也明顯比較少。
為了確定馬蠅的行為不是因為一般馬匹與斑馬身上氣味不同所致,研究團隊為一匹一般馬匹套上斑馬紋的大外套,結果顯示馬蠅會停在這匹馬皮膚露出的部位,如頭部,停留在外套上的馬蠅數量則明顯少得多。
研究員認為,斑馬身上的紋路或許無法在遠距離之外達到阻嚇的作用,但當蒼蠅飛得很近時卻能產生效果,一部分原因或許是因為蒼蠅的複眼成像解析度極差的關係。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201806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