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技法,放養在盆景製作中的具體運用

貝果風格| 2019-02-21| 檢舉

盆景製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重複著整形與養護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最基本的養護工作顯得尤為重要,無需置疑,就算是再好的樁材,如果養不活,一切都是白費,所以說那些大師級別的盆景人,必然是優秀的植物專家,不光是養活的問題,他們對植物的養護都能達到控放自如的地步,由此來看,玩盆景首先要精通養護技術,然後才是造型,相信很多盆友都深有體會,因養護方法的錯誤,好好的樁材養成了柴火,令人痛心不已。

盆景技法,放養在盆景製作中的具體運用

成都:第七屆中國盆景學術研討會暨精品盆景邀請展開幕

盆景造型就是要讓植物按照我們自己的思路去生長,通過蟠紮修剪等一系列手段,把自然之美濃縮於盆缽之中,在這個製作過程中,就需要我們刻意的去控制,不控制便無景可談,既要使植物保持旺盛的長勢,又要防止其瘋長亂形,這看起來似乎有點矛盾,那麼,具體該如何操作,這就涉及到一個放養的問題,盆景的放養說白了其實就是有目的控制,放養能恢復樹勢,保持植物旺盛的長勢,防止樹體衰弱,造成死枝回片,放養又能加快盆景的成型時間,放養應根據植物的樹種習性、長勢和造型需要適時進行,通常有生樁期間的放養,造型過程中的放養,恢復樹勢的放養。

盆景技法,放養在盆景製作中的具體運用

北京 現代中國盆景名家作品首次在園博館亮相

一、生樁期的放養

所謂的生樁是指,從山野挖取或者集市購買,以及網購的樁材,經裁剪後定植的樁材,說白了就是還不能確定是否成活的樁材。通常情況下,栽植後的植物是先來芽後發根,有一段假活期,而後若芽頭開始伸長生長了,說明已經發根了,這個時期,樁身上所有的芽應予以保留,以便加快發根速度,增強樁材的樹勢,根系發達了,長勢自然就上來了。生樁期的放養一定要有,切記不要急於造型,欲速則不達啊;樹種不同,放養時間也會不同,具體要根據長勢而定。

盆景技法,放養在盆景製作中的具體運用

beautiful juniper bonsai in a botanical garden

二、造型期的放養

未成型的樁材,枝幹比列都不太協調,要想達到各級枝的過渡自然,就要對枝條進行放養;我們常用的的截幹蓄枝法,就得需要放養,對所蓄的枝條不修剪不摘心,並保持枝梢向上生長,用以加快枝條的長粗。預留的伴生枝也叫犧牲枝,也是放養的一種手段,本來是造型無用枝,但暫時保留,目的就是加快長勢,儘快使各級枝過渡自然,伴生枝可以留一處或者多處,伴生枝儘量不要蓄養太粗,避免剪除時留下較大的截面不好處理。

盆景技法,放養在盆景製作中的具體運用

河南開封:盆景藝術精品薈萃

三、恢復樹勢的放養

植物在有限的盆缽內多年生長,樹勢必然會逐漸衰弱,雖然每隔幾年都會翻盆換土,但樁體輸送傳導能力變弱,這就有必要放養一段時期,以增強樁體的輸送傳導能力;特別是成型的盆景,應每隔三至四年放養一次,梳理根系中的過密根、老化衰弱根,對所發的新枝不修剪,只剪徒長枝,使所有的枝頭都均衡的生長,第二年再做修剪造型。

盆景技法,放養在盆景製作中的具體運用

Old pinus in a bonsai pot

放養的靈活運用是盆景造型中的重要手段,放養期應給予充足的水肥,增加營養,以便防止死枝回片,儘快恢復樁材的生理機能。盆植多年的樁材,若想儘快恢復樹勢,可地養一至兩年,樹勢便會很快得到恢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201742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