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又是新的一年。
如今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季節,中醫講究「順時養生」,立春過後,意味著氣溫開始回暖,因此春季養生,不需要像冬季那樣溫補,但是也要注重保暖養生。


食


今天小暖來推薦幾種春季應該多吃的蔬菜,幫助大家更好地保養身體喲~
春季多吃這幾種菜
韭菜
韭菜別名「起陽菜」,有補腎補陽的作用,韭菜中含有的膳食纖維非常豐富,因此可以預防便秘。
在吃韭菜的時候,一定要多咀嚼韭菜,因為這樣做能夠然韭菜進入我們的身體後,促進腸胃的蠕動。

韭菜中有植物性的芳香揮發精油,因此韭菜會有特殊的香味,這種香味是能促進食慾的。
胃口不好的人,可以食用一些韭菜,有利於開胃喲~

不過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吃韭菜,患有腸胃疾病的人以及痛風患者要盡量少吃。
因為韭菜雖然能促進腸道蠕動,但是因為是纖維,不容易消化,而且韭菜中的嘌呤含量比較高,對痛風患者來說是有影響的。
韭菜炒鴨血

-食材-
韭菜/鴨血/薑蒜/辣椒粒/
生抽/鮮味醬油/鹽/
-具體步驟-
食材處理:韭菜改刀成段,鴨血改刀成條備用。
處理鴨血:水開鍋後放入適量鹽、鴨血,焯煮半分鐘左右撈出瀝乾,再放入7成熱油溫稍加炸製即可。
炒製:薑蒜放入油鍋內炒製,出香味後依次放入韭菜桿、韭菜葉炒製,再放入鴨血、2勺生抽、2勺鮮味醬油、水澱粉、辣椒粒稍加翻炒即可~
豆芽
俗話說「 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 」。
豆芽是最常見的便宜好吃的食材,而且春天吃豆芽,對身體又好,而且不同的豆芽,連功效都是不一樣的。

黃豆芽:在《本草綱目》中,就有介紹黃豆芽的功效,「唯此芽類白美獨異,食後清心養身,具有'解酒毒、熱毒,利三焦'之功」。黃豆芽能養肝健脾,還能預防口腔潰瘍。
綠豆芽:綠豆芽很容易消化,還能通便,因此想減肥的朋友可以多吃一點,而且綠豆芽還具有清熱祛火的功效,不過脾胃虛寒的人最好少吃。
豌豆芽:豌豆芽能護肝,而且富含的維生素,礦物質也很高,小朋友可以多吃點喲~
清炒銀針

-食材-
綠豆芽/青椒絲/雞精/澱粉
蔥薑水/ 清水/油/鹽
-具體步驟-
食材處理:綠豆芽掐頭去尾洗淨控水,放入漏勺上備用用。青椒掐頭去尾切成和綠豆芽一般粗細。
碗芡調製:取一小碗,加鹽、雞粉、蔥薑水、一點澱粉調成碗汁待用。
燒製:鍋上火倒入油燒製6-7成熱小冒煙,豆芽和青椒用漏勺碼好,用勺子油潑在豆芽上3、4下瞬間燙熟即可。
炒製:鍋中留少許底油,加入碗汁、豆芽快速炒均,即可裝盤完成。
春筍
春筍被譽為是「素食第一品」,春筍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蛋白質還有微量元素,對人體來說,是非常有營養的食材。
春筍性寒,能夠滋陰涼血,清熱化痰,解膩開胃。
春筍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纖維,因此可以促進新陳代謝,預防便秘非常有效果。

但是!!!
腸胃不適的人,以及一些容易過敏的人,最好不要吃春筍,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刺激。
油燜春筍

-食材-
春筍/豬板油/八角/蔥/姜/蒜
黃酒/白糖/雞精/醬油/蠔油/老抽
-具體步驟-
食材處理:春筍改刀成滾刀塊後放入水中,開鍋後焯煮5分鐘即可。
炸製: 7成油溫放入春筍炸製,表面泛黃色後撈出備用。
炒製:將豬板油放入鍋內小火煸炒,出油脂後撈出豬板油,再放入八角、蔥薑蒜、蠔油、醬油、春筍,翻炒均勻。
調味:在鍋內烹入黃酒、水、白糖、雞精,加蓋燜制5分鐘。
最後:稍加勾芡,放入老抽稍加翻炒即可出鍋~
這幾種食物春季少吃
香椿

香椿中含有的微量元素也很多,而且能消炎止血,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但是在春季,曾經換過蕁麻疹,濕疹,中風等疾病的人,食用香椿,容易舊病復發。
鮮木耳

春季是木耳生長的季節,但是鮮木耳自身會帶著毒素,因此是不能食用的,如果想要吃木耳,需要將木耳暴曬,或者在食用前將木耳浸泡在水中,這樣就能去除毒素,對人體無害。
香菜

香菜深受很多人的喜歡,而且各種菜餚當中都會用到香菜。但是香菜在春天是不適合吃的,因為香菜性溫,食用後容易引發口腔炎症,而且常吃香菜還會引發「春困」。
暖暖的味道
每一道菜都是家的味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201511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