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穴才是全身第一大補藥:散淤強根基!

Shui Ch ...| 2019-02-15| 檢舉
這個穴才是全身第一大補藥:散淤強根基!

談到養生大穴一般人都會想到足三里,可是養生必須先談到先天之本,只有固本才能開源,打開人體本身的正氣,不敢說治百病,至少不怕病。下面這個穴位,比足三里更好:

腎就是我們人的先天之本,護好腎臟,就是固本開源的前提,護腎,中醫講應該多揉太谿穴,太谿穴它是腎經的原穴,所以像每天搓腳心、做金雞獨立、泡腳之類的保健方法,其目的就是為了打通腎經,引火歸源,這樣您就有健康的根基了。

只要太谿穴被激活了,新鮮血液就會把淤血沖散吸收,然後再循環帶走。

太谿有大水,真水護原陽

這個穴才是全身第一大補藥:散淤強根基!

從名字不難看出「太」,就是大的意思,而「溪」就是溪流溪水。顧名思義也就說腎經水液在此形成較大的溪水。如果腎水充盈,精之充足,腎的「原陽」或者說「真水」才會發揮其作用,溫潤營養我們全身各個組織器官。

之所以說「太谿穴」是腎經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頭,生命的原動力。每天只要堅持揉按刺激「太谿穴」,就能夠調動起生命的原動力,氣血才會上達於面,下行於足。

取穴方法

這個穴才是全身第一大補藥:散淤強根基!

人體穴位之一。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雙側對稱,也就是兩個。

按「太谿穴」最佳時間是在每天晚上9點,一次按30下。在按的時候我們可以採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勢。用手指按揉,按揉時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覺,每天堅持按「太谿穴」能夠防治因冬季氣候所引起的常見病症。

太谿穴作用

這個穴才是全身第一大補藥:散淤強根基!

很多人都知道足三里這個大穴,它確實很好,足三里偏重於補後天(脾臟),太谿穴偏重於補先天(腎),所以說它比足三里更加牛。有人說天無法改,但我們可固本、加強本身的情況嘛!

有人經常足跟痛,這就是腎虛。應多揉太谿穴,順著太谿穴把腎經的氣血引過去。只要太谿穴被激活了,新鮮血液就會把淤血沖散吸收,然後再循環帶走。

有很多女性朋友來月經的時候肚子痛,這時揉太谿穴很管用,是一樣的道理。

有人痛風、尿酸過高,這是尿裡毒素太多了,每天揉太谿穴能從源頭把這個問題解決。有人得了腎炎,排不出尿來,揉太谿穴也能幫助把尿毒解掉。

太谿穴還針對先天性抽搐。如果大腦受傷,它還有輔助調養的功效。因為腦髓是腎所主,跟腎經有極大關係,所以要想調養後天受傷的大腦,就要好好刺激太谿穴。

老年癡呆也是腎虛的一種表現。而打通腎經就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老年癡呆在內的各種老化症狀。

其實,我們不要光想著什麼能治老年癡呆、治耳鳴、治牙齒鬆動,只要把腎經打通,這些症狀就全沒了。

雖說太谿穴治這個、然谷穴治那個、湧泉穴也可以治什麼,但用的時候一定要靈活。不能按說明書上寫著太谿穴是治咽喉痛、嗓子乾的,但沒說然谷穴治,您就不揉然谷穴,這樣就麻煩了。

從現在開是補好先天之本吧!按揉足三里配上太谿穴更好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201435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