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相信是很多人都會栽種的一樣東西了。因為盆栽能夠使我們的生活不僅能夠充滿生氣,同時盆栽的能夠裝飾我們的家居,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多用途的植物。但是僅僅只是盆栽的話,一般來說還是不夠的,只有盆栽的升級版,盆景才能夠真正地滿足我們日常的玩賞需要。因此很多人也都開始投入了盆景的種養中。盆景迷你又精緻,但怎麼才能做出一盆自己的盆景呢?

一、露根盆景
1、淺栽挑根用淺盆培養,選用主根發達易造型的半成品樹樁。將根基部側根條理別致的露出盆土。對樹根基部側根不宜直接露出的,可用挑根的辦法將根挑出盆面,結合樹樁的形式,合理培養露根。
2、提根露根用深盆培養。通過換盆等措施,將根逐年提起高出盆土,達到觀賞目的。也可先將部分根露出盆面再培土,生長一段時間後,再扒去土促型早成。
3、壓條插枝對不宜直接露根的樹樁,如樹樁基部長出枝條,待半木質化後,將枝條環剝,壓入盆土,待生根後及時剪去枝條,以達到露根目的。

二、叢樹盆景
1、選用淺盆,能顯示出叢林野趣,曠野風情,使樹顯大,給人視覺更為深遠,還可在淺盆內堆起土堆、配石、布景,使盆景更加生動活潑。
2、叢林盆景選用的素材一般是小灌木,在栽植時要大小相異,高矮相錯,否則景觀呆板,缺少生氣。
3、叢林盆景在製作上,樹樁宜有進有退,空間有疏有密,構圖上產生起伏變化,要有「林」的感覺,不要讓人有窒息的感覺。
4、盆景內樹木如長時間不修剪,往往枝杈橫生,糾纏不清。因此,要隨時修剪,保持空間結構和疏密關係,提高觀賞價值。

三、微型盆景
1、取材造型微型盆景取材,一般選擇枝細葉小,上盆易活,根幹奇特,花果豔麗,容易造型的材料,如五葉松、小葉羅漢松、細葉冬青、六月雪、文竹、雀梅等。也可到野外挖取合適的樹樁造型後栽植。造型時常用棕絲結紮法,鉛絲纏繞法、折枝等方法。
2、上盆養護在整形的同時要將樹木從泥盆中移栽到紫砂盆或釉盆中。一般高深筒盆,適合於懸崖式;橢圓或淺長方形盆,宜栽直幹或斜幹式;多角淺盆,且栽高幹式;圓形盆可配置低矮盤曲植物。栽植後養護:盆土宜經常保持濕潤,冬季保持適宜的溫度,盛夏宜置於被陰處。生長期間要薄肥勤施,一般每10天施一次。可施用腐熟的豆餅、蹄片水等,亦可施用全元素複合花

如果造型,往往是我們最為頭疼的問題,甚至是無從下手。盆景素材其實很容易得到,比如一顆種子長成的小苗,一棵綠化用的小樹都可以做成盆景。我們要付出的主要時間,要有足夠的耐心,養出一盆屬於自己的盆景不是難事。
不信,那就仔細看看下面的8幅圖,照著葫蘆畫瓢你就能完成一盆盆景。

要想小樹苗能在盆裏栽種,截幹截枝是一個必要的過程。一方面可以矮化素材,另一方面可以逼發出更多的樹枝,形成豐滿的枝片,讓盆裏的樹成為自然的微縮品。
截樁一定要狠,這樣後期才能夠矮。

枝幹被截短,根也必須截短,不然 小小的花盆如何能種下呢?
根系被截短後還能促發更多的鬚根,給樹幹提根更多的營養,還可以讓樁材形成八面根盤,變成強有力的抓地根。
這個千萬不能捨不得,不然根太大,盆也要大,樹就顯得小。

對截幹截根後的樁材要重新培養,一般時間在一到二年,等根幹都恢復,發出更多的枝椏時,需要對無用的枝椏進行修剪,已達到我們所需要的形狀。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枝的修剪成為一個主要的工作,留下需要的枝,進行放養,以達到和樹幹的自然過渡。不需要的枝一律剪掉。

對於比較小是樁材來講,枝幹的培養一般需要2--3年,這個培養階段,根系也會變得很發達。
切記:在培養枝條的階段,沒有達到粗度的枝條千萬不要剪,剪斷後枝條就很難增粗。
盆景的培養是想需要耐心的,剪枝時間太早,後期盆景培養就會有瓶頸,時間越長越難看。
在培養枝條粗度的同時,我們要對枝條進行盤紮,調整它的角度和方向,這個時候你可以隨心所欲的發揮,創作一盆屬於你的盆景。一盆有你的風格的盆景即將誕生。

盤紮的同時也需要修剪,以形成更多的枝椏,使整棵樹變得豐滿起來。
一般枝條留下2--3個芽點就可以剪斷,促使枝條萌發側枝,培養出更多的二三四級枝條,讓你的盆景變得豐滿起來,變成一棵生長在盆裏的大樹。

最後,見證奇跡時刻到來,也是我們多年心血的結果。
將盤紮的金屬絲解掉,選擇一個合適的花盆,讓盆和樹相得益彰,一盆屬於你自己的盆景就完成了。

整個過程並不難,難的是你需要有足夠的耐心。
來源 陽臺花草日記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201349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