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常煮火鍋在吃的蟹肉棒,現在卻很少出現在超市或是其他販售的地方,原因竟是因為,蟹肉棒裡頭的成份居然不是螃蟹做成的!


蟹肉棒其實是在1960年代時,被日本人所發明出來的!雖然名稱叫做蟹肉棒,但實際成份卻「不含螃蟹肉的任何成份」!
蟹肉棒的成份主要是以魚漿、澱粉和調味料做成的,一開始是用在日式或中式料理的上頭,後來連火鍋等料理也開始使用!
當時蟹肉棒被發明出來,就是廠商要仿製真正的蟹腿肉而發明的!所以才叫這樣的名稱!

不過現在在台灣卻不能被叫做「蟹肉棒」了!因為先前食安問題不斷發生的因素,所以現在都需要詳細標示出食物的成份來,不能讓食品名稱有誤導顧客的嫌疑。
只要是「原料含量較低」或「調味的食品加工物」這些調味過或是加工過的東西,都必須在食品名稱上加入「風味」等用語!
所以大家去超市看到蟹肉棒,都已經改叫做「蟳味棒」或「蟹味棒」了!

另一個關於蟹肉棒的問題是,上頭包裹的塑膠到底在烹飪時要不要拿掉呢?

而台灣也有知名大廠表示,雖然蟹肉棒的塑膠膜是耐熱材質做成的,但如果要加熱烹飪的話,建議還是拿掉再煮!

日本人製作蟹肉棒的過程!
小編到現在才知道,原來蟹肉棒裡頭沒有蟹肉!真的好震驚啊!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