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體是由細胞、組織、器官心、肝、脾、肺、腎等組成……
根據中醫的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五行是:木火土金水。按大自然規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人體也是一個小宇宙各臟器之間有著相互的關係,從而形成統一整體,人體五臟,又是五大元素,有著對應關係。
五行與五臟
五臟自身就是一個極為精密龐大的循環系統,它們通過生、長、化、收、藏來維持生命的不停運轉。

1、腎屬水,腎主骨,腎是血液循環的過濾器;
2、肝屬木,肝主免疫,肝是解毒的;
3、心屬火,心是動力泵,心是推動血液運行的髒器;
4、脾屬土,脾胃不和。胃是容納,脾是吸收,向全身供水液;
5、肺屬金,肺是宰相,肺是吸收,呼出廢氣,吸入氧氣
腎是先天之本:腎功能調養好了,滋養肝;肝功能調養好了,滋養心;心功能調養好了,滋養脾;脾功能調養好了,滋養腎。這是相生,也是良性循環。與腎向對應的是膀胱,如有腎虛的朋友小便多;與肝對應的是膽,肝膽相照;與心對應的是小腸,心繫小腸;與脾相對應的是胃,脾胃不和。與肺對應是大腸,這是五俯。心包與三焦:經絡相通,互為表裡。
五臟與五竅
1、腎開竅於耳,耳鳴,耳閉,耳朵發炎,都與腎虛有關。
2、肝開竅於目,眼睛髮乾,發澀,發霧,與肝臟有關;
3、心開竅於舌,舌頭髮麻。起泡,潰爛與心臟有關;4、脾開竅唇,口髮乾,唇髮乾,都是脾胃不和;
5、肺開竅與鼻,嗅覺差,與肺臟有關。
五臟與五色

1、腎功能不好的人,臉面顏色發黑【腎虛】
2、肝功能不好的人,臉面顏色發青【造血功能差】
3、心功能不好的人,臉面顏色發紅【血液循環弱】
4、脾功能不好的人,臉面顏色發黃【消化系統功能弱】
5、肺功能不好的人,臉面顏色發白【呼吸系統功能弱】
五色入五臟

在中醫養生理論中,根據五行(金、木、水、火、土)學說,把自然界五色(綠、紅、黃、白、黑)與五臟(肝、脾、心、肺、腎)屬性聯繫起來,形成了「五色養五臟」理論。
1、木為綠色,綠色食物養肝;
2、火為紅色,紅色食物滋心;
3、土為黃色,黃色食物益脾;
4、金為白色, 白色食物潤肺;
5、水為黑色,黑色食物補腎。
五臟與五志

1、腎功能弱的人,恐懼,膽小,害怕,腎虛;
2、肝功能弱的人,易怒,怒傷肝,脾氣大,火氣大;
3、心功能弱的人,喜,容易激動,喜傷心,樂極生悲;
4、脾功能弱的人,愛思,思傷脾胃,吃不得,睡不得,惡性循環
5、肺功能弱的人,悲憂,多愁善感。這是五志。
五臟與五味

1、腎功能弱的人,喜咸(腎病的人少吃鹽)
2、肝功能弱的人,喜酸;
3、心功能弱的人,喜苦;
5、脾功能弱的人,喜甜;
4、肺功能弱的人,喜辛辣,這是五味。
五臟相生相剋

1、腎功能弱的人,首先影響心臟(腎是人的第二心臟)
2、心功能弱的人,影響肺臟;
3、肺功能弱的人,影響肝臟;
4、肝功能弱的人,影響脾臟;
5、脾功能弱的人,影響腎臟,
腎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後天之源。這是相剋,也是惡性循環。
養生必先養腎,養腎即養命
俗話說人有五臟,心肝脾肺腎,而其中腎為先天之本,養生先養腎。
除日常保健之外,還可以選擇一些溫和、便捷的方式,如使用固本養元保健貼以扶助腎陽,且滋養腎陰。滋陰清熱、溫補腎陽、滋陰助陽、交通心腎、溫腎健脾,雙補氣血、理氣、清瀉肝經濕熱。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