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有言:「濕邪侵,百病生」,現在很多人由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容易的受到濕邪的入侵,身體出現各種不適,因而如何科學有效的祛濕就很重要。
濕氣太重,身體會發出哪些「警報」信號呢?
1、口臭
脾胃虛弱的人,運水化濕的能力差,就會造成濕氣淤積,脾胃不好的人一個最明顯的表現就是消化不良,經常會出現胃脹氣、口氣很重。

2、痛經
很多女性痛經會把它歸結為的了婦科炎症,殊不知,體內的寒濕之氣太重,會造成經血滯留子宮,因無法順利排出而造成的疼痛。

3、手腳冰涼
有的人一年四季手腳冰涼,愛出虛汗,尤其是冬季的時候,晚上睡覺被窩從來都捂不熱,痛苦不堪。這是由於身體的水濕太多,脾臟不能很好的化濕造成的。

養生專家:濕氣重,不是小問題。學會1個動作1副中藥方子,祛濕還能塑形
1、1個動作——簡易船式
動作要領:
(1)雙手扶膝蓋,把背伸直,找准臀部下面的三個點,尾骨和兩邊的坐骨點,讓這三點固定一個平面
(2)然後慢慢地把雙腳都抬起來,身體保持平穩,腳尖往回勾,雙手打開,手臂伸直保持住,保持10~30秒
(3)雙手扶膝蓋,大腿靠近小腹,下頜微收,藉助慣性前後滾動,做到背部微微發熱為佳。

注意:幅度不要太大,慢慢做,如果做不來,不要強求
祛濕原理:
(1)藉助慣性前後滾動身體來按摩背部的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排濕的一條重要經絡
(2)隨著膀胱經被激活,腰背的氣血也會變得通暢。
2、1副中藥貼劑——天香. 情/ 濕..貼
中醫認為目前治療濕氣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是採用中藥貼劑,不像吃藥會給肝臟造成負擔,也不像健身見效緩慢,專業的祛濕藥劑,講究治療療程,幾個療程下來,就能看到明顯的治癒效果,方便快捷,看得見的放心。
該方精選茯苓、薏苡仁、丁香、藿香、龍涎香等十餘種珍貴的芳香化濕類藥材,通過神闕穴將藥效送至全身,有效針對因濕氣導致的頭痛失眠、小便不利、便溏、痛經、口臭等多種症狀。

養生專家:常吃這1湯,再按這1穴,濕氣離的遠
1、1個食療方——四君子湯
材料:蔥、姜、蒜、黃酒、羊肉、黨參10g、茯苓10g、炒白朮10g、炙甘草10g
做法:
(1)先將中藥材用小布袋包起來,羊肉洗淨焯水去腥味
(2)連同藥材一起當如鍋中,煲湯約4小時,直到羊肉燉爛
(3)最後放入適量鹽、胡椒調味。
功效:健脾胃,補中氣。治療脾胃虛弱、腹瀉嘔吐等

2、1個祛濕穴——三陰交穴
位置: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按摩手法:可以採用按揉法,拇指按壓,一壓一放,約5分鐘;或者選擇叩擊法,握拳後,有節奏的叩擊三陰交穴20次左右
功效:該穴是男性女性養生保健的大穴,體質虛寒者可以以祛濕散寒,還有助於睡眠,調節內分泌失調。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