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大寒#,是全年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授時通考·天時記載:「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大寒之後,氣候反復多變,是心梗、中風的高發季節,因此防寒特別重要。
防寒五招
01
哺太陽

在眾多醫生眼裡,陽光是天然的保健品,也是諸多慢性的良藥,曬太陽是全世界的專家公認的長壽法。
冬季日光溫和,可經常在太陽底下休息,非常有益,尤其是無力生火之人,俗稱哺太陽。
02
大椎穴:消除全身怕冷

中醫認為「大椎通陽」,因為這個穴位是督脈與六條陽經的交匯點,按摩或艾灸大椎穴可以通絡散寒,也是緩解全身怕冷的重要方法。
將手四指併攏放於上背部,用力反覆按摩大椎穴20~30次,至局部發熱為佳,可以疏風散寒,活血通絡。
03
神闕穴:溫暖全身

神闕穴是人體任脈上的陽穴,是能夠給全身供暖的穴位。溫暖這個穴位可以鼓舞脾胃陽氣,特別是一些胃部怕冷、愛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
每天晚上睡覺前,雙手焐熱後,將雙手左下右上疊放於肚臍,順時針揉轉(女子相反),每次360下。
04
轉腳踝:改善四肢發涼

一到冬天就四肢發涼的人,可以經常活動腳踝,能促進腳部血液循環,活血化瘀,改善四肢發涼的情況。
端坐在凳子上,蹺二郎腿,轉動腳踝,直到腳部溫暖即可,辦公的時候也可操作。
05
灸三穴,治凍瘡

中醫講「寒凝則氣滯血瘀」,一些人氣血不通暢,冬天容易生凍瘡。可以將大蒜搗碎分別敷在患處、氣海穴、膈俞穴、血海穴,將艾條燃著的一端隔蒜灸,艾條與皮膚保持一寸左右距離,每穴反覆灸五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200047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