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先簡單的解釋一下,本文說的心火也好,腎水也好,都是指代能量。為什麼說心火前面降,腎水背後升呢。有兩個原因,第一,這是實踐的結果。假如你練真氣,並且實現了任督環流,也就是常說的通了小周天,你會有明顯的感受:一呼真氣入丹田,一吸真氣入腦海。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是說你呼吸時的感覺,呼氣的時候,感覺一股熱量,從胸前流入下丹田,也就是小腹處。吸氣的時候,感覺到一股熱量,從腰腎處,沿著後背直入大腦。整個呼吸過程,感覺人特別神清氣爽。神,泛指大腦意識,氣就是全身之氣,大腦清明了,全身之氣就爽朗,這個就叫神清氣爽。
練氣的人是如此,尋常人是不是也是如此呢,應該也是的,只是沒有明顯的氣感,也就體會不到。練真氣要通督,要實現任脈和督脈的環流,這個意思不是說,普通人的督脈是不通的,任督二脈不能環流。實際上,普通人的任督也是通的,如果不通,人極有可能死亡。
任何比喻,都是不准確的,但有時候為了方便理解,對理解的精確度,沒有太高的要求時,還是可以適當的比喻。就像魯迅先生說的,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沒有路之前,是不是不能走呢,其實也能走,不過走的比較費勁。

同理,任督二脈沒有溝通之前,同樣有真氣流轉,只是效率比較低,量非常小,量小所以感覺不到。因此,不管是練真氣的人,還是不練真氣的人,都是這個規律:心火前面降,腎水背後升。很多中醫不懂氣、不練氣,但是他們治病,有可能也用到這個原理。
上面講的是第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這是觀察大自然得出的結論。太陽的熱量,似心火不斷下降,海面和地面的水氣,似腎水不斷上升,火的能量向下降,水的能量向上升。人在哪裡呢,人就在中間,萬物也在中間,都處在這樣一個能量變化和循環的環境裡。
人是自然之子,是一個小宇宙,人的能量循環模型,跟自然是一樣的。心屬火,心臟不停跳動,產生大量陽熱。腎屬水,腎每天要回收過濾大量的水液。心火的熱量,下降到腎水這裡,腎水就會氣化。氣化的腎水,向上升遇到肺金變冷,又會生成水回流。五臟六腑,就處在這樣一個能量循環變化的環境裡。
單獨的火,本應該是向上的,所以火苗總是朝上。單獨的水,本應該是向下的,所以瀑布不能倒流。那麼這個情況,是屬於各玩各的,沒有相生相剋,沒有溝通和循環,容易出現問題。心火不能下降,即是上火。腎水不能上升,容易泄瀉。這都是心腎不能相交,水火不能既濟,能量不能正常循環造成的。
一呼氣,心火下降,一吸氣,腎水上升,一呼一吸,就是心腎相交,水火既濟,完成了一次能量的循環。人是一個能量體,從一出生開始,能量循環的總次數,可能就已經定死了。為什麼呢,因為能量每一次循環,都會丟失一些。
能量循環的次數定死了,那麼呼吸的總次數,顯然也定死了,瑜伽教義裡,明確提到了呼吸次數,決定著生命的說法。法蘭克福大學,有一個相關的研究結論,大意是說,每個人都是帶著一定的生命能量,來到這個世界。當這個能量用完了,人也就會死去。我們國家,用氣數,來形容一個人的壽限,一個人將死,叫氣數已盡。
性命,在呼吸之間,半點不假。如何節約生命能量呢,還是可以從呼吸入手。呼吸的總次數,雖然固定了,但如果延長了呼和吸之間的時間間隔,讓自己的氣息綿長,也就減少了能量丟失的速度,壽命也會延長。強調一下,這不是讓你去做深呼吸,而是讓深呼吸,成為你的自然呼吸。也就是,每一次的自然呼吸,都是細長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