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由於生活習慣問題等各方面的問題,罹患腰椎病的患者原來越多,年齡也趨於年輕化。而腰椎周圍的疾病一般會誘發腰部酸疼、僵硬,腿部疼痛、麻木,冰涼行走障礙外,嚴重在這甚至引發翻身困難、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礙等疾病!在患者尋求治療的過程過程中,西醫一般除了告訴我們多做適當的體育鍛煉外也別無它法。那麼對於中醫來說,哪些穴位對於腰椎病的治療能起到明顯效果,不同的病症一般使用哪些穴位來配合那?今天以通俗易懂的的形式給大家做以下介紹:
1、腰部周圍的穴位:命門、腎俞穴,腰陽關、腰眼
方便大家找位置,命門的位置在肚臍對應的腰椎上。命門旁開1.5寸為左右一對腎俞穴位。命門下一個腰椎骨的距離同命門穴在同一直線上為腰陽關穴位(只有1個),兩者距離一般在2-3指左右(依據個人身高調整)!就在腰陽關旁開3.5寸為一對腰眼穴,如果個人比較瘦,可以雙手掐腰摸到的兩個凹窩即是此穴位!

四個穴位位置較為接近,一般推拿按摩、針灸,外敷膏藥都會貼敷這些位置。這裡尤其提醒腰椎盤突出陳舊病史(3年以上)患者在推拿按摩的時候不要一味追求較強的力道,力度過大很容易造成腰椎內鈣化物移位,從而加重病情!在家裡自己給家人按揉的時候只需要把握好力度即可!如果刮痧、艾灸的,也可以參考此穴位的方法,需要告訴大家的是,對於沒有腰椎方面問題的同志,經常揉搓或者使用以上方法來護理可以起到很好的補腎作用!
2、臀部疼痛,伴隨大腿後外側疼痛:承扶、秩邊穴、環跳、風市、殷門穴

有些腰椎病患者患病,病症並不在腰上,反而是在臀部上,一般情況下,這都是腰椎問題壓迫到了坐骨神經引發的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的走向如下圖。

坐骨神經的壓迫的原因有很多,一般都是骨刺、增生或者突出的椎間盤引發的,如果已經出現兩側腿部同時或間歇性出現發麻、疼的現象,則一定是椎管狹窄了!問題一般也就出現在L3-L5之間的腰椎!在臀部周圍這些穴位一般都需要稍微重一些的力道,但對於有些同志,輕微的按壓都有明顯的痛感!
4、小腿部位疼痛,酸脹無力:承山、飛揚、承筋穴
5、腰痛的特效穴: 委中,飛揚、崑崙、金門腰痛點

腹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講的就是委中穴對於調節腰部問題的顯著作用,而委中穴對於調理氣滯血瘀引起的腰痛問題效果顯著!而飛揚穴則是對於慢性腰疼的處理效果顯著,一般按揉5分鐘可以相當於對於腰部按揉半個小時的功效!而金門穴則是主要調理腰週肌肉損傷引起的腰部疼痛!順著崑崙穴,沿著腳麵外側的僕參、申脈都對於腰疼的調節有積極作用!
需要告訴大家的是,穴位按揉作為一種重要的輔助治療手段,用好了會有意向不到的收穫!可以使用推拿按摩、外用膏藥貼敷以及艾灸等手法來達到調理的目的!最後提醒大家不要厚此薄彼,已經確診的腰椎各方面的病情還是要採取一些積極有效的治療,治養結合才能更好享受健康生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99844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