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跟我說:做身體太疼了,我不想做了…親你知道嗎?氣滯血瘀危害有多大嗎?
身體沒有氣就是一個植物人.. ,
氣推不動血,血流通不暢就會半身不遂.. ,
氣不足,身體就會乏力,疲勞,睡眠不足.. …
中醫講:瘀則不通,通則不痛
不要以為你身體很好,感覺一下你身體哪裡有乏力.. ,
哪個部位特別硬酸疼.. ,
趕緊重視起來吧,對自己負責任,就是對你愛的人負責,
經絡養生是對你將來的生活質量在把關




疼痛,是經絡不通的重要信號
還是那句話: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經絡不通的第一個感覺就是疼痛,比如有時候我們會有莫名的疼痛,那說明的是此處經絡不通。而對付這種不通的最簡單辦法,就是按摩。哪裡痛就按哪裡,按著按著,你會發現越按越不痛了,說明已經疏通了。
除了疼痛,經絡不通的其他表現還有:
冷:除了頭涼之外,身體其他某些部位發涼,比如最常見的是手腳發涼,常常是經絡不通的信號。因為人的體溫是由氣血輸送來決定的,氣血旺盛,體溫才會正常。哪個地方發冷,哪個地方可能經絡不通,氣血難以到達。
熱:經絡不通引起的熱主要表現為身體某些地方低熱、乾燥,或者局部異常出汗。這是因為體內經絡不通,熱氣不能通過正常渠道散發出去引起的。
麻和木:經絡不通進一步的發展就是麻或木!比如我們盤腿坐得太久,下肢氣血不通,就會疼痛;接著,經絡被堵死,氣血徹底不通,雙腿就會麻木,只有改變坐姿,氣血通暢才能恢復知覺。
酸:如果機體某個部位無故發酸,或者輕微運動也發酸,則說明該部位經絡不暢通,氣血供應減慢。這個時候,拍打、按摩所在的經絡,就可能發現潛在的痛、腫、脹等經絡不通的症狀。
腫和脹:腫常由血瘀引起,脹由氣滯引起,這兩種情況都說明相對應的經絡出現了淤堵。
經絡該怎麼通?
常用的升溫方法都是通經絡的好方法,例如:艾灸、刮痧、拔罐、火療、汗蒸、熏蒸、泥灸、按摩。體溫升高能排寒祛濕、促進氣血流通,衝破淤堵的環節。
當然如果你懂得判斷是哪條經絡的淤堵,有針對性的調整上面這些升溫通經絡的方法,效果更佳。如果你不懂的話,那去專業美容養生館找美容師幫你診斷調理。

日常在家裡通經絡的方法
蓮花式坐活動韌帶
坐時屈左腿,將左腳的腳背放在右大腿的腹股溝處,雙手放在左膝蓋上,輕柔地做上下彈性運動數次,使之接觸地面;然後換右腳。堅持運動能有助於活動人體多處韌帶,使腿、腹、胸、頸部等肌肉得到充分伸展,保持經絡暢通。
輕揉耳輪通腎氣
雙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摩1分鐘,直至耳輪充血發熱。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全身精氣有各臟器收集後交腎來保存,腎開竅於耳,耳朵上布滿了全身穴位,所以按摩耳朵不僅能健腎,還能打通全身穴位。
梳頭促進血循環
用手指或木梳從額頭前至枕後,從兩側的顳部至頭頂進行「梳頭」,每回50~100次,以晨起梳頭為最佳。人體各條經絡都匯聚於頭部,梳頭時要經過眉衝、通天、百會、印堂、玉枕、風池等近50個穴位,對這些穴位進行如同針灸的刺激,可以促進頭部血流,疏通經絡。
有氧激活按摩
有氧激活按摩可幫助打通任督二脈和十二正經。古代養生學家認為,疏通經絡可作為攝生的重要措施,而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經常刺激、按摩、艾灸三個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內關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顏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內關穴有助於防治心臟疾患,足三里穴則對預防五臟六腑特別是消化系統的疾病非常有效。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99694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