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一道過年父母就會給我們發紅包,現在我們長大成人,成家立業之後,過年的時候不要忘記孝敬父母,反過來給父母發發紅包。下面我們來看看春節給父母多少錢紅包。

春節給父母多少錢紅包
想發多少就發多少,關鍵看自己收穫,如果收穫不高的話那也只能發適當。
調查顯示,86%給父母過年錢,36%的人打算給父母500元~1000元;其次是打算給父母500元以下的,佔到30%;打算給父母1000~2000元和2000元以上的各佔10%。
讓人頗感意外的是,有14%的人在過年的時候不給父母錢。在過年不給父母錢的人當中,有82%的人屬於月收入1000元以下,8%的人月收入1001~2000元,10%的人處於2001~3000元。
為什麼會有14%的人在過年的時候不給父母錢呢?記者電話採訪了10位受訪者,大多數受訪者說,父母平日裡都在幫扶著他們過日子,過年的時候更是不需要他們的錢。
在某一層面來看,收入越低的群體給予老人的過年費用卻是越多的。參與本地調查的182人中,有69人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然而這69人中,有41%的人選擇給父母500~1000元的過年費;有30%的人選擇給父母500元以下;另外有27%的人選擇不給;有2%的人選擇給父母1000~2000元。
而月收入在1000~2000元的受調查者中,選擇給父母500~1000元的佔到40%(這個比例要低於1000元以下收入者);選擇給父母500元以下的佔到28%;選擇給父母1000~2000元的佔到19%;選擇給2000元以上的佔12%,選擇不給父母錢的佔1%。
月收入在2001~3000元的受訪者中,有36%的受訪者表示要給父母500~1000元錢;有28%的人選擇給父母500元以下,有選擇不給父母錢和給1001~2000元的各佔到18%。
月收入3001~4000元者,給父母2000元以上者佔80%,給父母500~1000元者佔20%。月收入4000元以上者,有29%的人決定給父母2000元以上,同樣有29%的人決定給父母500~1000元錢,有43%的人選擇給父母500元以下。

春節給父母長輩送紅包
還在象牙塔里掙扎的學生們是不用給父母長輩送紅包的,但是,對於已經在社會上拼搏了好幾年的人來說,回家「孝敬父母長輩」是必不可少的。小編統計了一下,一般的工薪階層每年回家會給父母2000-4000元的紅包,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差不多分別1000-2000元。這樣,用來孝敬長輩的「紅包」就有4000-8000元,當然,不同的家庭也會有很大的差別,視具體情況而定,小編在此只是以普遍的工薪階層為例。

春節紅包的寓意
紅包也叫壓歲錢,是過農曆春節時長輩給小孩兒用紅紙包裹的錢。帶給他們在中國有這樣的一個習俗,每年的春節都會給小孩包紅包的。是表示把祝福和好運。給多少為好呢?幸運數字一直以來在中國的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般來說包紅包的吉利數字有哪些呢?
很多人都認為8是最為吉祥的數字。數字「8」與廣東話中的「發」是諧音,意味著繁榮、財富和地位。6」寓意「順利;常有六六大順之說。10 則代表意思是十全十美。2表示雙數,因為好事要成雙嘛。
然而不同的解釋表示不同的意思一般都認為4,諧音就意味是死的意思,是很不吉利的數字。。還有另外的意思,就比如說:想帶有4字有關的詞語。就表示著四季發財等等…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