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運動是步行
可你注意過你的走路姿勢嗎?
走路姿勢不正常
預示著身體可能存在某種疾病哦
快來看看吧!
這樣走路是生病信號
這10種異常步態可能是我們身體出現疾病的信號,快來對照看看,你走路的姿勢健康嗎?
/ 醉酒步 /
有時候我們會看到一些人明明沒有喝酒,卻像喝醉了一樣,搖搖晃晃,走不了直線。這就是醉酒步,在臨床上稱為「共濟失調」。

來源:北京衛視_養生堂
這種走路姿勢是很危險的,不僅平衡差易摔跤,還可能是腦腫瘤、腦出血、小腦病變等疾病的預警。因此,出現這種狀況一定要多加小心,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
/ 磁性步 /
當我們感覺雙腳抬不起來,腳底和地面彷彿被粘在一起,只能擦著地面往前走時,這種走路姿勢就是磁性步。

來源:北京衛視_養生堂
而這種走路姿勢支撐力不足、平衡性差,尤其是老年人這樣走,非常容易摔倒。在臨床上,這種姿勢也是正壓性腦積水病人的一個典型症狀。
正壓性腦積水是一種大腦癡呆症,是由於顱內出現阻塞,使腦積液循環異常,在腦室大量積存所導致。

來源:北京衛視_養生堂
腦積水容易壓迫神經和血管,造成步態異常。如果一個人短時間內從正常步伐變成了磁性步,一定要立刻就醫。
/ 企鵝步 /
看到這個名字是不是就會想到企鵝走路的樣子?小小的步幅,身體前傾,手臂僵直很少搖擺,而身體又有些震顫或搖晃。其實這是個通俗的名稱,它的學名叫做「慌張步態」或「小碎步」。

來源:廣東衛視_生活大數據
如果有人用這種姿勢走路,並且面部表情很僵硬,就要高度警惕是不是患有帕金森氏病,或者腦部存在腫瘤了。

來源:北京衛視_養生堂
這是因為帕金森氏病患者的肌肉張力高,容易出現震顫。而如果顱內有腫瘤,也可能壓迫額葉,導致其功能水平下降,不能控制好身體平衡。
/ 剪刀步 /
和羅圈腿有些類似,剪刀步表現為走路時兩腿膝蓋經常貼在一起,呈現出一種畫圈的步態,這主要是由於腿部力量不足。

來源:北京衛視_養生堂
患有腦血管病、腦梗塞、腦出血或脊髓損傷等疾病的人,可能出現剪刀步。程度較輕的,也有可能是腰膝酸軟、下肢無力、肌肉萎縮所致。
/ 拖把步 /
這種步態就表現為一條腿是正常的,而另外一條可能有神經或肌肉功能障礙,只能慢慢拖著前行。

來源:北京衛視_養生堂
當出現這種步態就要小心了,它已經高度提示我們有一些坐骨神經痛、椎管狹窄、下肢血管堵塞、骨關節炎等疾病,當疾病出現後,我們受到疼痛影響,甚至可能引發跛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請一定及時治療。
/ 腳掌先著地 /
如果有人走路時是腳掌先接觸地面,那多半說明他的肌肉控制力量較弱,這意味著,可能是中風發作或椎間盤突出,引起了肌肉神經功能受損。

來源:星尚電視_X診所
/ 內八字 /
內八字在醫學上被稱為膝外翻或者外翻足,表現為小腿無法伸直,向外側彎曲,雙膝併攏在一起,踝關節外翻。
走路呈現嚴重的內八字的步態就要小心啦,要好好審視一下自己會不會患有風濕性關節炎,有85%的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都會表現出這種特徵。
/ 踮腳走路 /
我們經常會看到剛學走路的小孩子踮著腳,一蹦一跳地走路,這種步態從臨床上講與肌肉緊張有關,但當脊柱或大腦受到損傷時,也會出現這種情況。此外,過早給孩子使用學步車也有可能導致孩子踮腳走路。

來源:湖北衛視_生活·幫
如果發現孩子過了學步期,還是一直踮腳走路,要記得帶孩子去醫院就診。如果這種步態只是暫時的,是低齡寶寶學走路的正常過程,就不用過於擔心啦~

來源:湖北衛視_生活·幫
/ 反腰型走路 /
有一些人乍看之下背挺得很直,顯得很有精神,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們的腰部卻是朝後方反折的,這多是因腹肌及背肌不平衡造成的,通常腹肌力量較弱的女性會出現這種步態。
長時間保持這種步態,會使腰部產生沉重、疲勞感。

錯誤的走路姿勢
/ 走路步子太大 /
與小碎步相反,有些人習慣於一步邁出很大的距離,以加快行進速度。可是,這種做法會使雙腳尤其費力,還十分容易導致你的步伐不協調,顯得笨拙。

更重要的是,這樣走路極可能拉傷大腿內側的韌帶,使雙腳抽筋。另外,對膝關節不好的人來說,會加重關節損傷。
/ 走路盆骨位置偏移 /
骨盆的位置向前或者向後傾斜了一定的角度,也就是所謂的「骨盆前傾」和「骨盆後傾」,兩者都是骨盆位置偏移的病態現象。尤其是骨盆前傾,這是很多長期久坐的上班族都會存在的問題,走路的時候頂著肚子往前探,整個重心都在腳後跟。

來源:騰訊視頻_功夫者
骨盆長時間地傾斜,不僅會影響美觀,加重下背部及頸部的負擔,還會造成下半身胖、月經不調、經常頭痛等問題。
正確的走路姿勢
我們每天都要走路,可你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走路姿勢嗎?挺胸、收腹、抬頭,你真的知道它們是什麼意思嗎?

來源:北京衛視_養生堂
在日常行走邁步時,眼睛要直視前方,下巴向後收。以保證脖子處於它的生理位置上,有助於我們支撐頭部,預防脖子疼痛。

來源:廣東衛視_生活大數據
肩膀放鬆,讓肩膀平行於地面,然後再往後張。背要挺直,只要背一直,胸自然就挺起來了。
收腹,這裡要注意是腹部用力,而不是腹部吸氣。通過腰肌、腹肌微微用力收緊,讓它們能帶動大腿,減輕大腿的負擔。
同時,走路時手臂要做到自然下垂,不要太過用力,在走路時隨著步伐前後自然擺動就好。

除了這些,針對不同人群,也有最適宜的走路姿勢哦~
體弱者
甩開胳膊,大步跨
體弱者要達到鍛煉的目的,走得太慢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全身活動,才能調節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每天最好步行2~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注意也不要太過勉強,以免拉傷肌肉哦。
肥胖者
長距離健步走
每天2次,每次1小時,步行速度要快些。這樣可以使脂肪燃燒,從而減輕體重。

高血壓患者
中速為宜,挺起胸
高血壓患者走路,步速以中速為宜,行走時上身要挺直,否則會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
走路時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緩衝作用,否則會使大腦處於不停的振動中,容易引起頭暈。
冠心病患者
緩步慢行
冠心病患者走路速度不宜過快,以免誘發心絞痛。
應在餐後1小時後再緩慢行走,每天2~3次,每次半小時,長期堅持可以促進冠狀動脈側支循環形成,有助於改善心肌代謝,並減輕血管硬化。

糖尿病患者
擺臂甩腿挺起胸
糖尿病患者行走時要盡量加大步伐,挺胸擺臂,用力甩腿。最好在餐後1小時進行,以減輕餐後血糖升高的情況。每次行走半小時或1小時為宜。
但對正在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該避開胰島素作用的時間,以免發生低血糖反應。
腰痛患者
倒著走
倒著走可以鍛煉平時很少用到的腰部、背部肌肉。尤其是久坐的上班族,最好的鍛煉方法就是倒著走了。可以每天半小時,正走和倒走相結合。

來源:北京衛視_養生堂
便秘
一字步
走一字步會帶動胯部扭動,有助於增加腰部力量,刺激腸胃蠕動,能有效防治便秘。
沿著一條直線走(即模特步),向左右兩側扭胯。運動量不用太大,走500米就夠了。走一字步時要注意動作幅度不要太大,以免扭傷腳踝。

來源:騰訊視頻_HNIE健美操教學
怎麼走路效果最佳
/ 靠牆站立矯正身形 /
站立的姿勢對了,走路的姿勢也就不會有太大問題。通過靠牆站立,在家多練習幾次,我們就可以很好地矯正自己的站姿了。
首先我們把後背貼近牆面站立,雙目平視前方,下巴稍稍往回收。肩胛骨和盆骨有意識地靠牆,張開胸部,腰部和牆壁留有一拳的距離。

來源:抖音_優雅儀態——言一信息
然後伸直雙膝,雙臂自然下垂,與地面垂直。同時挺起上半身,感覺到身體在往上提。
反覆練習這個姿勢,直到你的身體記住它,最後即使不靠牆,也能條件反射似的保持標準站姿。
之後走路也要保持這個體態,在逛街時看到鏡子,可以隨時自我檢查一下:從正面看,肩膀左右高低相同,頸部和臉部不歪向兩側;從側面看,人沒有彎曲,不駝背。
/ 有樹的地方 /
步行的最好地點是公園,實在沒時間去,也要找道路兩邊有樹或綠化帶的地方走。專家指出,走路雖然是種低運動量的有氧運動,但最好選擇空氣新鮮的地方,離馬路越遠越好。

/ 非水泥路 /
不同運動方式對膝關節衝擊力不同,即使在平地走路,膝關節承受的重量也幾乎是人體重的4倍。路面對膝關節的衝擊力,草地最小,柏油路次之,水泥路最大。

最好在塑膠道上運動,一半以上的衝擊力會被塑膠吸收,藉此可以保護踝關節等。如果沒有塑膠道,則應選擇軟路面運動。
/ 呼吸通暢邊拍邊走 /
堅持邊走邊拍打身體,這樣可以增強肺部功能,有助呼吸通暢。

左腳向前邁步的同時,雙手向身體兩側打開,在左腳落地的同時,右手輕輕拍打左胸,左手則向右側後腰處拍打。然後換方向,一邊前進,一邊拍。
/ 燃脂肪走走跑跑 /
走一陣、跑一會,運動強度更高,這種鍛煉方式能減少運動後的酸痛和疲勞感。
運動時,可以先快跑15秒,然後走路45秒,這樣交替運動20分鐘。也可以快跑60秒,然後快走3分鐘,這樣交替進行30分鐘。

走路是一項簡單卻有益健康的運動
希望大家都能保持正確的走路姿態
堅持每天步行運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99625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