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失眠痛苦嗎?
失眠源於頭腦中波動太多,思想憂慮過重,無法放鬆自己。而且更嚴重的問題是「害怕失眠」。
所以,對於失眠的人,要引導她們學會放鬆,在不平靜中訓練平靜。
01
失眠本身不是問題,「害怕失眠」才是嚴重的問題!
我們越恐懼的事情,越容易被放大,並一再迴避。如果你有失眠的經歷,並因為失眠出現了精神疲憊,工作狀態不理想,身體有被透支的感覺,並影響了工作效率,你會很容易害怕失眠,越害怕被干擾,越想讓自己安靜。
於是,內心就會極其敏感,外面一點聲音出現就煩躁;心裡有點不安,就更害怕再次經歷失眠的感覺。讓人憂心的不是失眠本身,而是和失眠相關的感覺和感受。
感覺:是身體的各種不適,頭暈、頭痛、眼皮沉重、心慌、疲乏、胸悶氣短、心慌······
感受:因為害怕這些身體的不適,而造成更嚴重的緊張焦慮、恐慌痛苦······
越想求得心安,越難得心安;越想平靜,越無法平靜。於是,失眠能把人活生生逼瘋了,陷入越來越多的擔憂傷神,引起一次比一次嚴重的失眠。

02
失眠因為心神不安,失眠又名「不寐」。而不寐因為:
1、情誌所傷,肝氣鬱結,肝鬱化火,邪火擾動心神,心神不安而不寐。
2、飲食不節,脾胃受損,胃氣失和,脾失健運,氣血生化不足,心失所養而失眠。
3、病後、年邁久病血虛,產後失血等,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養,心神不安而不寐。
4、稟賦不足,心虛,房勞過度,腎陰耗傷,水火不濟,心火獨亢;或肝腎陰虛,肝陽偏亢,火盛神動,心腎失交而神誌不寧。

03
調整失眠,要從心調養,調養方式,務必養心修心護心。
1、內心放鬆,血脈通暢,才會養心生息。
內心放鬆,要做到是內在平穩安定。若想獲得安定,要做到「不恐懼」,不恐懼失眠。失眠本身就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本就因為憂慮而起,若恐懼失眠,只會出現更多不安。
如果你出現了失眠,要從心裡告訴自己:我睡得著,就好好睡,如果睡不著,可以看會兒書,聽聽音樂,做做白天一直想做而沒時間做的事情,獨自享受屬於自己的時光,真正的安靜是從心裡出來的,心裡的安靜是隨和輕安的自在。
2、身體輕安不倦,呼吸平緩放鬆,才會生息補心。
如若脾胃不合,晚飯過飽過食,腸胃脹氣,導致食物運轉不利,氣血生化不足,出現身體睏倦乏力。
晚飯不可吃油膩辛辣食物,不可貪吃過飽,飲食七分飽,清淡養脾胃,這樣可以讓氣息平和運行於血脈當中,減少心的負擔,獲得心健神安。
3、身體康健,氣血充盈,心得血養。
平日裡要加強身體的練習,但是練習不可疲勞。經常練習瑜伽、太極、慢跑、散步等,讓身體氣血充足起來。身體強健,臟腑功能提高了,氣推血行,血載氣行,使身體得到充分氣血補養。
4、不耗心神,知足便是滿。
不執於一念,才會輕安放下。而我們常因白天發生的事念念不忘,或因為未知的事念念難安。這樣內心就無法放鬆下來,消耗過多的思慮。
我們要認清什麼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不是已經發生的事,事情既然已經發生,就意味著過去和失去,已經失去的事情不可再得。要認識到,失去意味著新的開始,若念念不忘,只會心困枷鎖。而未發生的事情,我們很難把控,能做到的是全心地做好自己當下最重要的事情。沒有任何事情比當下更重要的了,那麼在睡覺的時候,睡覺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工作的時候,工作就是最重要的事情。相比於當下,其它都是小事。更沒必要糾結於未發生和已經發生的事情。

04
睡前,經常覺知自己的身體,進行覺知呼吸練習。
在臨睡之前,對自己說:從現在這一刻,要放鬆自己。
於是,靜靜地躺在床上,觀察一下,自己的身體哪裡還容易緊張,不能放鬆下來?
從雙腳開始沿著雙腿,脊柱,肩膀,頸椎,頭面部一步步覺察。覺察到哪裡緊張,就關注到哪裡,並且保持呼吸,感覺被關注的地方正在慢慢放鬆。感覺放鬆以後,就覺察其他位置。
在這過程中,始終保持內心的放鬆。如果睏了,就自然地安睡。

如果這時,還不能睡著,進行觀暗練習加覺知呼吸。
1.閉眼,眉心放鬆,默默地觀察眼前的黑暗,默默呼吸。
2.放鬆後,慢慢地吸氣,慢慢地睜開眼睛,保持一個呼氣。
3.慢慢吸氣,緩緩閉上眼睛,眉心放鬆,保持深柔呼吸,觀察眼前的黑暗。
4.氣息平和後,緩慢吸氣,眼睛半睜半閉,保持一個呼氣加一個深呼吸。
5.閉上眼睛,觀察眼前黑暗,眉心放鬆,保持深柔呼吸。
6.緩慢吸氣,眼睛微開一條小細縫。保持一個呼氣,加兩個呼吸。
7.最後吸氣,完全閉上眼睛,保持深柔呼吸,輕鬆地觀察眼前的黑暗。內心放鬆,觀察鼻孔周圍,看息來息去。一直到自己安靜地睡去!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