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貝果風格| 2019-01-05| 檢舉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近兩年最為火爆的名貴木種類當屬崖柏了,一時間從北京到上海,從西藏到雲南,崖柏從小眾收藏一下轉變為大眾狂熱。其中最為暢銷和普及的,莫過於崖柏手串,不知道多少本來可以用作盆栽、根藝和根雕的好料,被砍切成塊,做成一串串佛珠,或者簡單擺放命名就稱之為一件作品。殊不知,一水之隔的近鄰也可說是世仇的日本,卻在根藝上有另一番演繹。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一、中國根藝和日本根藝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差距在哪裡?

根藝,顧名思義,就是對樹根進行造型加工和處理的藝術。它是以自然形態的樹根為基本素材,經過人的篩選、觀察、藝術設計和意境營造,最終形成藝術品的一種獨特的中國民間傳統藝術形式。中國的根藝歷史綿長,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最近幾十年,中國根藝的發展十分坎坷,出現斷層斷代,很多技法和思想,都是在改革開發之後,由民間藝人逐步摸索重現,加之對外相對封閉,民間藝術家資訊來源管道窄,交流缺失,發展較為艱難。而日本雖然屢經大的波折乃至戰爭,但由於日本民族的堅韌性和對歷史文化傳承的執著,其根藝文化保存較好,在大時間尺度上體現出延續性。

比較而言,日本的根藝更注重意境,而國內的根藝創作,更注重形態,當然,這兩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相輔相成的。但從境界上說,意重於形,意高於形是毋庸置疑的。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也包括人心的浮躁,讓國人很難沉下心搞創作,追逐短期利益成為普遍現象,不太可能出現像日本那樣幾代人創作一件盆景的情況,這樣的狀況在短時間內還是無法改變的。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二、日本大師木村正彥盆景製作過程欣賞——體會時間的厚度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提要:崖柏作為盆栽樹種大約在明治20年(1887年),其樹形富於變化,形態唯美,與中國畫在意境方面有很多接近之處,故在日本盆栽界很受推崇。

一棵養在木盆裏的崖柏,僅存的綠枝也日漸枯黃,就像已到風燭殘年,隨時都會油盡燈枯。。。。。。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實際上土中已毫根無存,

還活著已是奇跡,

難道就眼睜睜看著它香消玉殞?

一個空前絕後的拯救方法橫空出世了,

把樹來個天地倒懸,

寄希望於一息尚存的綠枝能夠生出新根。。。。。。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為了儘量不給這條希望之枝增加負擔,

把舍利牢固好,

等待用水苔養護的樹枝發根。。。。。。

倒植後一個多月,

號稱木村絕活之一的雕工,

也在此樹的天舍利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倒植後第二年,

寄予厚望的枝條,順利地發出了新根,

對樹進行了第一次整型,

未來的雄姿已漸露雛形。。。。。。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十八年後。。。。。。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三、日本根藝盆景欣賞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四、中國崖柏根藝的發展思考

其實小編並不是崇洋媚外,其實國內很多做崖柏盆栽與工藝品手藝非常高超的藝人,中國有數千年文化底蘊,根藝的發展,應該是多方面汲取養分,要從場景化的方向考慮,而不能單就一根枝椏做文章。不但要汲取中國國畫、雕塑等方面的養分,也要拿主意,從裝置藝術、日本插花藝術等外國的藝術形態中學習提高,這樣在繼承中創新,才能有所作為。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他的手點石成金,能化腐朽為神奇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99031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