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木的蟠紮,是古老的園藝技術,既別致巧妙,又複雜多變,作法講究,其技藝起源於何時尚未見考證。蟠紮因用材和方法不同,有棕絲蟠紮和金屬絲蟠紮之分。
一、棕絲蟠紮
古代的蟠紮,就是指棕絲蟠紮。用金屬絲蟠紮是近幾十年才發展起來的。蟠紮應選用質柔、有彈性、粗細均勻、比較長的新棕絲。棕絲蟠紮的優點是:棕絲的色澤和很多植物樹皮的色澤相似,痕跡不明顯,蟠紮後即可觀賞,而且具有成本低、不傳熱、不傷樹木、易於解除等特點。現時揚州、蘇州、成都等地,常用此法。
常用的棕絲蟠紮方法有打套法、分棕法、套棕法等。


(2)分株法(3)蔥抹法

在對較粗的樹幹進行蟠紮時,為防止將樹幹折斷,應在蟠紮部位襯以麻筋,再用麻皮纏繞,加以保護。因樹幹較粗,一次不能達到所需要的彎曲度時,可分幾次進行,使植株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第一次彎曲後,過10天左右再拉緊棕繩,加大彎曲度,依此類推。
二、金屬絲蟠紮
常用的金屬絲有鐵絲、銅絲、鉛絲。鐵絲在使用前應在火上燒一下,使之退火,硬度變低,容易彎曲;燒後放在地上,自然冷卻,不要用水澆,否則鐵絲會變硬。蟠紮前,先對樹木進行一次修剪,除去造型不需要的枝條,以便操作。用金屬絲蟠紮,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選擇粗細適宜的金屬絲。金屬絲的粗細,一般以蟠紮枝條基部粗度的1/3為好。過粗蟠紮不靈活,也不美觀,還容易把枝條折斷;過細則拉力不足,不能蟠紮成所需的彎曲度。
2、固定好起點。蟠紮時,起點固定的好壞及固定的方法是否適當,對蟠紮成功與否影響很大。若起點固定不牢,金屬絲會在枝條上滑動,除彎曲力量減弱外,還會損傷活動部位的樹皮。固定方法應根據被紮枝幹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常用的方法有入土法、壓扣法、打結法、掛鉤法、枯枝法、雙枝一絲法等。

(1)單絲人土法 (2)壓扣法 (3)打結法 (4)掛鉤法 (5)枯枝法(6)雙絲人土法(7)雙枝一絲法
3、掌握好密度和方向。把起點固定好之後,用拇指和食指把金屬絲和枝幹捏緊,使金屬絲和枝幹呈45°角,拉緊金屬絲緊貼枝幹的樹皮徐徐纏繞;纏繞的密度要適當,過疏或過密,或疏密不均勻,蟠紮效果均不理想。同時,還要注意金屬絲纏繞的方向,如欲使枝幹向右彎曲,金屬絲應順時針方向纏繞;如向左彎曲,金屬絲則逆時針方向纏繞。

(1)向左彎曲,金絲要逆時針方向纏繞(2)向右彎曲,金絲要順時針方向纏繞

(1)金絲纏繞密度 (2)雙絲纏繞(3)金絲纏繞後打彎
4、雙絲纏繞。在蟠紮中如遇較粗枝條而手頭又無粗度合適的金屬絲時,可用雙絲纏繞,以加強拉力。有時樹幹已用金屬絲蟠紮,在樹幹上相近的兩個枝條用另一根金屬絲蟠紮,兩個枝條之間的樹幹上呈雙絲,蟠紮樹枝的金屬絲在樹幹上的蟠紮方向必須和蟠紮樹幹的原金屬絲纏繞方向一致。
5、蟠紮的順序。用金屬絲蟠紮的順序,應先樹幹,後樹枝。枝條蟠紮的順序,應先下部枝條,後上部枝條。
6、彎曲的方法。纏繞完成後,如樹幹需要彎曲時,應先彎樹幹,再彎樹枝,並由下而上,循序進行。彎曲時用力不可過猛,以防把枝幹折斷。要使彎曲部位內側無金屬絲,而外側正好在金屬絲上,這樣,可對枝幹起到保護作用,被彎曲的枝幹也不易斷裂。
7、全紮與半紮。全紮,就是對樹幹及枝條都進行蟠紮;半紮,就是樹幹原已具有一定形態,不需蟠紮,只對枝條進行若干蟠紮造型即可。
8、蟠紮後的調整。枝幹蟠紮彎曲完成後,要從整體出發,遠觀近瞧,對形態不夠滿意處進行一些調整,如有的枝條太長,樹形不美,可將枝條打彎變短,以獲得理想的效果。


上圖 過長桉條打彎使樹木形狀變美
枝條太長樹形不美;枝條打彎變短樹形變美
金屬絲蟠紮有利也有弊。蟠紮樹木盆景,用棕絲好還是用金屬絲好,人們看法不一,筆者認為各有所長,也各有不足之處。如果以易於掌 握、工效高、成形快而言,金屬絲優於棕絲。
(1)易於掌握。要掌握好棕絲蟠紮方法的蟠、吊、拉、紮技藝,並達到彎曲自如、得心應手的程度,不是短期內能夠學會的,沒有幾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功夫是難以辦到的,而且對於初學者和業餘盆景愛好者來說,其效果也不會很理想。金屬絲蟠紮技術比棕絲蟠紮的技術要簡單一些,只要把起點固定、蟠紮密度和方向、彎曲受力點等幾個方面掌握好,基本上便可以按構思進行彎曲造型。
(2)工效高。以中型盆景為例,進行技術相近似的蟠紮,用金屬絲蟠紮比用棕絲蟠紮工效高一倍以上。當今商品競爭激烈,工效低,必然導致成本高,成本高就無競爭力,故一般進行商品生產的盆景製作者,多用金屬絲蟠紮。
(3)成形快。用金屬絲蟠紮機械強度大,能彎曲自如。金屬絲導熱,對樹木生長不利, 但也正由於它導熱,可加快定型,故對於一些樹皮薄的樹木則應慎重從事。中小型樹木盆景用金屬絲蟠紮,一般經過一二年即可固定成形。用金屬絲蟠紮的不足之處是,不夠美觀,拆除時比棕絲複雜。
三、粗幹彎曲法
彎曲較粗大並已明顯硬化的樹幹或枝條,無論是用棕絲或金屬絲蟠紮,絕大多數都不盡如人意。欲使其彎曲的方法很多,簡單易行、效果最好的是「開刀彎曲法」。開刀彎曲法就是用鋒利的小刀,在樹木欲彎曲的部位豎向穿通枝幹,切一長3—8釐米的口(枝幹粗者長,細者短),先用麻皮或棕絲纏繞切口處,然後再進行彎曲。這樣既便於彎曲,又不易折斷。無論是用棕絲、金屬絲蟠紮,還是作粗幹彎曲,都應遵循以下原則:
1、蟠紮宜在樹木休眠期或生長緩慢期進行。落葉樹木最好在萌芽前,一般在早春或晚秋。
2、蟠紮宜在盆土較幹時進行,如剛澆完水或下過雨就進行蟠紮,由於根的固定力減弱,常常造成樹根損傷。

3、蟠紮對樹木生長不利, 因此,長勢不壯或上盆不久的樹木,暫不要蟠紮。
4、解除蟠紮物的時間,應根據樹木不同種類,靈活掌握。枝條比較柔軟的迎春、六月雪、石榴等,蟠紮時間應長些,一般2~3年方可解除。若蟠紮物解除過早,枝幹未定型而反彈回去,雖有彎度,但不理想,再進行蟠紮就費時費工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98726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