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是身體的原動力
人體要氣血平衡,才會精神抖擻,百病不侵。健康不健康最重要的就是看氣血是否平衡。
那麼,什麼是氣呢?
從中醫角度來講,氣是組成人體的最基本的物質,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都依賴氣的作用,到了肝,發揮肝的生理功能時,就叫肝氣,還有腎氣,脾氣等,還有一些特殊的氣如營氣、衛氣、宗氣等。
氣血互生
氣和血共同推動著身體內能量的轉化和新陳代謝。
中醫有「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之說。血無氣的統帥和推動,就無法到達身體需要的地方;氣無血作為基礎,氣就變成了身體裡的邪火。氣虛,人就會疲乏無力、氣短懶言、食慾不振、頭暈目眩、面色蒼白;血虛,人就會心悸失眠、形體消瘦、皮膚乾燥、面色萎黃。

一個氣血平衡的人,身體內氣的運動充分,進餐之後,該吸收的營養物質吸收了,該排泄的排泄了,該氣化的氣化掉了,他的身體就會不胖不瘦。
一個氣虛之人,身體內氣的運動不充分,進餐之後,該吸收的營養物質沒吸收,該排泄的沒排泄,該氣化的沒氣化掉,結果,這些沒有被氣化掉的物質就被轉化成脂肪,堆積起來。脂肪是什麼?脂肪就是體內沒有被氣化掉的垃圾。氣虛型肥胖就是這麼來的,實胖型又得另當別論!

「
肝上沒被氣化掉的垃圾叫脂肪肝
血管裡沒有被氣化掉的垃圾叫高血脂
肚皮上沒有被氣化掉的垃圾叫小肚腩
所以,氣虛才是肥胖真正的原因,而肥胖則是判斷一個人氣虛最明顯的指徵。
」
一式三招補氣法
一式就是牢記氣虛、補氣這個大方向。
三招就是一節制、二喝粥、三艾灸。
第一招:節制
氣虛型肥胖主要跟飲食有關係,一般這樣的人吃的多,不節制,損傷了脾胃,脾胃運化的功能受損,本來就脾胃虛了,還控制不住自己的嘴,越吃越傷,身體就容易水腫,肥胖。

每天什麼都不想,靜靜地在一個地方站上半小時。每次入靜之後, 都感覺到內心一片空明澄靜,身體內有一股氣慢慢地由丹田而出,緩緩地流遍全身。站樁完畢後,感覺渾身通暢。
第二招:喝粥
粥雖簡單,裡面卻飽含養生的大智慧。常見的粥有上百種,綠豆粥、大棗粥、蓮肉粥、扁豆粥、杏仁粥……

任何食物皆可入粥,這也體現了粥的寬容和博大。但什麼人喝什麼粥卻頗有學問,暑熱之人應喝綠豆粥,因為綠豆能清熱解毒;受風寒之人應喝姜粥,因為姜能溫中散寒,通神明,古人有「秋姜夭人天年」之語,意思是說,秋天的薑能讓原來短命之人活到天年。
推薦荷蒂粥,荷蒂就是荷葉的蒂,它包括荷葉的基部連同葉柄周圍的部分葉片。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荷(蓮藕)這種植物。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居水中而不被水沒,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它獨占三行,它生於土中,秉承了土氣,居於水中吸收了水氣,長成為植物,又蘊藏了木氣。
荷全身都是寶,根莖是藕,具有開胃消食的功效;蓮子心能清心火;荷葉能清熱涼血,降血脂;而荷蒂則能生髮元氣,補脾胃之氣。
荷蒂在荷的中間部分,它既有上面蓮子心清心火的作用,又有下面蓮藕補脾胃之氣的作用,更能生髮元氣,用它來煮粥最適合氣虛的胖子。
第三招:艾灸
每天用艾條艾灸
脾俞穴、足三里、氣海穴、神闕穴




可以上下滾動可查穴位
這四個穴位都是補氣的大穴,每天艾灸,能起到補氣的作用。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