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就是中藥,經絡就是大藥庫。
經常艾灸穴位,盡量用人體大藥庫自己的藥,減少對藥的依賴。
我們吃藥就是通過藥的各種性能,通過胃的消化,肝腎的解毒,腸的吸收,提供臟腑特別缺少的各種營養物質元素,使人體陰陽平衡。
而我們通過艾灸穴位,刺激經,激活人體自身的自愈能力,也就像是打開了自己身體的大藥庫,滋補五臟、祛除病邪、健康整個肌體。如果不依賴於外界的攝入也能達到如此功效,何樂不為呢?
1、合陽穴= 杜仲壯骨丸

治療腰背腿頸部疾病。
2、氣海= 黨參
補中,益氣,生津;治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食少,口渴,久瀉,脫肛。
3、太谿= 熟地
養血、滋陰。
4、照海= 生地

清熱生津,涼血,止血。
5、復溜穴= 六味地黃丸

腎陰虛可以艾灸;還能陰陽雙補。
6、太谿+ 復溜穴= 十全大補湯
7、太衝穴+陽陵泉= 逍遙丸
8、神門+大都穴= 牛黃清心丸
9、少府穴= 牛黃清心丸

10、尺澤+復溜= 麥味地黃丸
11、風門+ 孔最= 通宣理肺散
按摩膀胱經的風門,加上肺經的孔最就是通宣理肺散。
12、內庭穴= 牛黃解毒丸

13、中府穴= 補中益氣丸
14、太白+商丘+太衝= 補中益氣丸
只要太白、商丘、太衝三穴合用就相當於補中益氣丸。
15、太淵穴+商丘穴= 參苓白朮丸
肺經的太淵穴, 脾經的商丘穴,這兩穴合在一起來用,補肺健脾,功效顯著。太淵與商丘就是免費的參苓白朮丸,健脾止瀉。
16、然谷= 大補陰丸= 降糖藥

不妨趕緊艾灸然谷,其功效相當於中藥裡的大補陰丸,去火補陰。然谷穴為降糖特效穴。
17、大陵穴= 嗎叮啉

艾灸大陵穴可以從心臟借點血幫助運化,,為您增加胃動力。穴性屬土,還有健脾的功效。
18、曲泉= 杞菊地黃丸

它是溝通肝腎的要穴。說到功效,曲泉可謂一穴兩用;它滋陰補肝,主治肝腎陰虛、眼睛酸澀,相當於吃了杞菊地黃丸。
19、曲泉= 二妙丸
曲泉是去濕的要穴,相當於中藥「二妙丸」,可祛除濕熱。
20、商陽穴= 開塞露

這個穴是一個專門治療便秘的要穴。具體說來,點揉按摩商陽穴,就有排便的感覺。
21、商丘穴= 消炎大藥

商丘穴人體自有的消炎大藥。
22、申脈穴= 純陽大藥

申脈穴, 身寒多病者的純陽大藥;
適用人群:寒性體質;中老年朋友;經常傷風感冒、腹瀉、怕冷的人;
23、大都穴= 補鈣藥
脾經大都穴相當於補鈣要穴。(這個位置也是頸椎反射區。)
24、百會穴= 治百病大藥

百會穴「百病皆主」,意思就是什麼病都能治。可以說,此穴百病都會治,所以叫「百會」。注意百會穴不能重力按壓。
25、太衝+太谿+曲池= 降壓藥
26、人中= 急救調氣丸
按壓人中(水溝穴)可以調血氣,陰陽結合,人就能醒。
27、人迎穴= 速效降壓藥

按一邊人迎穴10秒,停10秒,再按10秒,共三次,再換一側,不能二邊同時按。如在外面沒有速效救心丸的情況下使用最佳。有人血壓高的情況下也可以用,每次降壓6-10汞柱。
28、耳垂= 急救藥
與人中同樣作用,可以調血氣,陰陽結合,人就能醒。
29、迎香+ 孔最= 特效止鼻血藥
如左鼻孔出血,用左手食指按左側鼻迎香穴,右手大拇指按壓左手大臂中點的孔最穴,並將頭抬起,1-3分鐘內止血。如右鼻孔出血則反之。
30、三陰交穴= 補陰藥
因為三陰交是三條經脈(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交會處,等於三條地鐵線在一個站點分上中下三層,可以換乘地鐵線路。
31、少商穴= 金嗓子喉片

針刺少商穴排毒法,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32、極泉穴= 速效救心丸

極泉穴在腋窩頂點。用手指彈撥左臂腋窩頂點極泉穴處的肌腱,酸麻感會訊速向手的方向放射,可以在幾分鐘內緩解心臟不適。極泉穴,放射到中指為最好,也有的放射到無名指或小指。平時敲打腋窩左右各10分鐘。
33、合谷+太衝= 柴胡

俗稱「開四關」2個合谷+2個太衝,組合在一起真是絕了,就像柴胡一樣,能疏肝理氣,緩解壓力。
34、合谷穴= 止痛藥
合谷是止痛的特效穴,可治經痛、牙痛,真是絕了。
35、肩井= 頸肩腰痛特效穴

肩井穴和足底湧泉穴在同一條邊線上。頸肩不舒服時可以用竹盒扣在肩井穴上艾灸左右各20分鐘。
36、足三里= 白朮

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
37、足臨泣穴= 小柴胡湯
一生守護身體少陽之氣的小柴胡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97975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