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在我們眼裡就是「高白美」的形象,清淡可口,滋味鮮美,補充維生素,並且可以與多種食材混搭,是我們吃的較多的蔬菜之一。但是,有沒有人注意到有的白菜上會有很多的黑點?記得小時候幫忙洗菜,總以為是髒的泥土,用力洗也洗不掉,心裡納悶兒,不過也就這麼吃了。那麼,究竟這些黑點是什麼?有黑點的白菜還能吃嗎?估計就是很多種菜的菜農都說不清,那麼來看看。
「百菜不如白菜」。白菜雖是一種常見又普通的蔬菜,做湯鮮美,小炒下飯,而且它的養生功能不可小覷。
1、 利腸通便,幫助消化
白菜含有 90%的植物纖維,不僅可以潤腸,改善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還能刺激腸道蠕動,及時排出體內代謝物,輔助預防腸癌。
2、補充營養素
白菜含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磷、鐵、鈣等礦物質。有研究發現,一杯熟大白菜汁的鈣質幾乎和一杯牛奶的鈣一樣多。
3、養顏護膚,輔助減肥
白菜水分高但熱量低,可以改善乾燥膚質;又富含維生素C、E,輔助延緩衰老,起到養顏護膚的功效。而且白菜味美清爽,也能輔助減肥健美。
4、預防心血管疾病
白菜中含有果膠等有效成分,可以降低膽固醇水準,增加血管彈性,常食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
5、輔助預防癌症美國研究發現:白菜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可以輔助分解激素,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而且白菜中含有鉬元素,可以抑制亞硝酸胺的生成,輔助預防癌症。

白菜美味養生又好搭配,還是「白菜價」,物美價廉,北方人還會囤上百斤白菜過冬。
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有些白菜上會有很多的黑點?即便是浸泡、搓洗,都洗不掉!這究竟是什麼?能不能食用?

疑問01 有黑點,但能用清水能洗掉
黑點若是長在綠葉上,且能用清水沖洗乾淨,一般都是小蟲子造成的,可能是菜蟲的蟲屎,也可能是環境中顆粒物或是泥土等。這些情況下, 清洗乾淨就能食用了。

疑問02 黑點較小,但清洗不掉
有時候買回來的白菜,綠葉及白菜幫子上都會有一顆顆黑點,而且用水也清洗不掉,這究竟是什麼?
黑點如果長在了白菜纖維裡,當然是洗不掉的,這也被稱為「白菜病」。
1
缺 鈣
乾旱、低溫、土質營養缺失等環境,會造成白菜缺鈣,人體也無法獲取鈣質的補充。
2
氮肥過多
白菜和人體一樣,生長需要營養素的支撐,氮肥是實現白菜高產的關鍵因素,它可以增強白菜進行光合作用,預防「幹燒心」病,促進生長。但氮肥施用過量,白菜外葉肥厚、包心差、易長黑點,甚至易腐爛、不耐儲藏。
目前為止,食用這種黑點白菜還未出現有關危害的報導,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白菜葉長黑點,食用時還伴有 苦味、食用後 嘴巴發麻,就不建議食用了,有可能是化肥殘留較多。

疑問03 大黑點或黑斑,且洗不掉
白菜在生長過程中凍傷、病變或是儲存不當,會導致白菜出現黑斑甚至腐敗,產生有害物亞硝酸鹽等。食用過多,可能引起高鐵血紅蛋白症,造成缺氧甚至窒息,也可能在體內轉化成亞硝胺,成為致癌因數。
任何菜出現黴變等黑斑都不建議食用,尤其是孕婦,還可能對胎兒引起致畸作用。


一些鮮嫩的白菜或是青菜,烹調後為什麼會有帶有一股「苦味」?
1、 環境因素
有些白菜吃起來帶有甜味,但有些卻是苦的,都是白菜,口感怎麼會相差這麼大?
白菜的口感和品種有一定的關係,但一般霜降後的白菜會比較甜,主要是因為冬季晝夜溫差大,白天光合作用產生的碳水化合物、糖分、胺基酸等營養物質增多,吃起來就會鮮甜的口感。

2、氮肥過多
任何肥料都是過猶不及,氮肥施的過多,吃起來也容易發苦。但我們肉眼也不好分辨是否有肥料殘留,就儘量選擇 菜心緊實、菜葉光滑無斑、菜幫薄的白菜。
3、變質
有些人有吃隔夜菜的習慣,做熟的白菜隔了段時間再吃,如果有苦味,就不要食用了,很可能是變質了。
一般情況下,新鮮的白菜有苦味但無其他異味,主要是因為季節、品種的原因,可以食用。


1看品種
白菜也有不同的品種,以白口菜、青口菜較為多見。 白口菜上市早,長勢較小,葉薄肉嫩,不耐儲藏,適宜隨買隨吃; 青口菜較大,較耐藏,早期食用菜質較粗,儲藏後葉肉也會變得細嫩、口味變甜。
2看菜葉
儘量選擇 菜葉完整無斑點、菜梗較薄、菜心緊實、底部堅硬的白菜。一般菜梗大的水分較多,菜梗小的水分稍微少些。
3看手感
好的大白菜,非常的結實,用手一感受,會比較沉,口感也會更加甘甜。


白菜的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較多,不適宜高溫烹調,日常可以做些簡單的蒸煮或是泡菜食用。
泡菜在醃制發酵過程中會產生 益生菌,也被稱為「長壽菌」,對腸道等機體健康、延長壽命都能起到積極作用。但得把握「兩個點」。
把握「兩個點」
泡菜的加鹽量 不超過10%;
泡菜應該在 30天內食用,超過1個月可能會產生各種雜菌,反而有害健康。
製作方法
淘米水400ml,加入10g食鹽,加熱到沸騰後晾涼備用;
白菜250g,用鹽揉搓至煞出水分,蘋果半個切成片;
白菜、蘋果裝入保鮮袋,倒入淘米水密封,放在室溫下醃漬半天,水泡菜的袋子鼓起,泡菜發酵就完成了。
白菜也可換成油菜,但建議隨做隨吃,儘快食用,才能有效保留菌,避免有害菌。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