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16
雖然還沒到端午,大街小巷卻已經開始賣粽子了。粽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
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粽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亦傳播甚遠。

粽葉是「端午節」節日那天所食用的食物「粽子」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粽子古稱「角黍」、「筒粽」,由粽葉包裹糯米或以添加輔料煮制而成。

糯米是糯稻脫殼的米,在中國南方稱為糯米,而北方則多稱為江米。糯米是製造粘性小吃,如粽、八寶粥、各式甜品的主要原料,糯米也是釀造醪糟(甜米酒)的主要原料。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及澱粉等,營養豐富,為溫補強壯食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對食慾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
糯米食品宜加熱後食用。糯米不宜一次食用過多。糯米年糕無論甜咸,其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都很高,對於有糖尿病、體重過重或其他慢性病如腎臟病、高血脂的人要適可而止。
很多人不愛吃軟糯的食物,認為不好消化,一吃就有被噎住的感覺。其實,與大米相比,糯米才更容易被消化吸收。糯米和大米的主要成分都是澱粉,但是糯米比大米含有的直鏈澱粉更少、支鏈澱粉更多,而通常支鏈澱粉被消化的效率比直鏈澱粉要高,因此糯米被消化的速度更勝一籌。
糯米與雞肉:糯米的主要功能是溫補脾胃,因此,脾胃虧虛、經常腹瀉的人吃後會有良好的作用與效果,但與雞肉同食,則會引起身體不適,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91602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