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成發談盆景養護與管理

貝果風格| 2018-06-13| 檢舉
吳成發談盆景養護與管理

眾所周知盆景是用有生命的樹木,經過人工培育,並依照它的自然形態,注入藝術元素創作而成,是活的藝術品。但是,它在盆中仍會不斷地新陳代謝,生長變化。因此,如何使已定型的盆景永葆青春,使其藝術生命不斷延伸,傳承後世,是我們日常養護和管理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筆者十分珍惜盆景的一枝一爪, 行內話「一景生成十數秋」可知其中的艱辛和付出。因此,平時十分注重養護和管理。經驗所得,總結如下:盆土的選料配製,水、肥、蟲害的科學管理, 樹形的適時修剪調整,以及定期翻盆換土是做好盆景養護和管理的至要環節。必須按部就班,持之以恆,才能亊半功倍,收到最佳效果。

吳成發談盆景養護與管理

一、盆土選料

盆樹離開地面移植到盆中後,斷了地氣,生存所需的水和養分,只能靠 人工供給。而盆內的生長空間又有限, 因此盆土必須要疏鬆、不容易板結,具備既能疏水,又能蓄水的保水功能。經過多年的摸索、實踐,筆者選用珠江下 遊,河網水鄉有一定年份的老魚塘底泥做主要材料。塘泥經曬乾,並破碎成 1cm-3cm大小的顆粒,再配同等規格的木炭粒、蘭花石粒(或燒透的蜂窩煤渣),混合成培植土(比例6:2: 2 ),並分粗、中、細三個規格儲存備用。盆樹上盆時底部先放一層粗的培植土,以利疏水透氣。盆樹放上後根部四周放細的培植土,以利生根開根。最後用中的培植土填滿。這些老魚塘提取的塘泥,經曬乾碎成小顆粒後有長時間保濕,但在水中浸泡不易溶解的特點,且含有植物生長所需的養分,和木炭粒、蘭花石粒混合後,疏水、蓄濕、 透氣功能甚佳,適合盆樹生長。來年翻盆換土,把盆土在太陽下暴曬數天殺菌,篩除少部分泥粉後,又可以與新土搭配反復使用,降低成本。 

盆樹上盆後由於長期缺乏地氣,有些已定型的盆景長勢會慢慢減弱, 有些尚未定型需要繼續生長的枝條又長不起來。為此,筆者又採用在盆底 「拋錨」的方法,即是在盆底用一個比盆的外形略大的方框,填上20cm左右的培植土,讓樹的根穿過盆的底孔往下長,這樣對盆樹的復壯、長枝、接 地氣都有明顯的效果。

吳成發談盆景養護與管理

二、水肥管理

盆景內行人都說「澆水學三年」,初聽起來似乎有些誇張,但實際能因應各類樹種的生長特性,氣候變化及修剪前後的管理,熟練操作,準確把握,確需要一些年功和實踐經驗。為什麼有些盆景易手後,新的主人養不好,甚至夭折?大多原因就是他們還沒有掌握個中要領。

盆樹上盆後,根系只能在狹小的空間生長,水分變得特別重要。所以我們特別強調盆土要疏鬆透水,就是要使盆樹在淋水時根系能充分吸收,同時土中又能蓄備適量的水分,維持至下一次淋水。在雨季水分偏多時又能及時把雨水排出,避免長期積水浸根,壞死。

吳成發談盆景養護與管理
吳成發談盆景養護與管理

行內人都知道,盆景大致分兩類,一類是造型已完成、定型。 曰常只需保持其生命活力,形狀不走樣,最終目的是讓其藝術生命不斷延伸,積累年功,留代傳世。這類盆景盆土宜保持濕潤, 除夏季高溫早晚需淋一次水,其他季節可視盆土的幹濕程度一 天或隔天甚至多天淋一次。但淋水必須注意樹的四周都要淋透, 切忌單邊淋水,長期單邊淋水會 造成單邊枯蔞。此類盆景施肥最好用固體的豆餅肥,埋在盆邊土中,讓其慢慢化解,融入盆土,可避免盆樹瘋長。

另一類盆景是盆樹上盆後才開始蓄細枝長細根,繼續完成地栽未能完成的環節。這一類盆景在盆樹上盆時,就要考慮配稍大一點的盆,讓盆土多一些。 生長穩定後,在生長季節,可以大肥大水供應,促其生長。因為嶺南盆景是以「蓄枝截幹"作為創作手段,如果盆樹長勢不旺盛,無干可截,蓄枝不成,創作就無從下手。

另一方面我們還要注意,對盆樹進行造型修剪時也要控制水、肥。因為修剪後樹冠明顯縮小,對水分和養料的需求隨之降低。最明顯的現象是有些枝條剪口會流水,這個時期如果不及時控制水、肥,勢必造成盆樹內部供過於求,根系燜死、腐爛,枝條萎縮不長芽。因此,我們如果有計劃對某一盆盆樹進行修剪時, 最好提前一星期或更多天不施肥,修剪後一星期內控制水分,盆土不幹不淋,氣溫高時可噴樹身,待盆樹枝條重新發芽才恢復正常淋水。

吳成發談盆景養護與管理
吳成發談盆景養護與管理
吳成發談盆景養護與管理
吳成發談盆景養護與管理

三、修剪與翻盆換土

盆景在養護過程中,既要保持其健康長勢,又要控制其不瘋長,不變形。適時修剪和翻盆換土,是至關重要的手段。行內有句頭禪叫"鋤強扶弱」,就是要抑制強勢生長的枝條,比如樹幹冒出來的霸王枝就特別強勢,如果任其瘋狂生長,它會危害鄰近枝條的正常發育,必須及早剪除。

盆樹畢竟是有生命力的植物,每年經過數月的生長季節, 枝繁葉茂是必然的現象。但為了保持它的藝術形象,必須審時度 勢,選擇時機(比如氣溫不要太高,沒有連續下雨),進行一次全面修剪、調整。修剪前控制好水、肥,盆土偏幹為好,且把葉片全部摘光,然後按造型要求修剪。這也是對盆樹的二次創作和不斷完善的過程。因為修剪後的枝條,經過 —段時間的生長,會長出一些以前沒有的新枝芽,即行內俗稱的 「點"。這些點採用後,日後會產生更好的視覺效果。因此,不要隨便就剪完,要下些功夫,花些心思。

吳成發談盆景養護與管理
吳成發談盆景養護與管理

另外,盆樹摘光葉片後,樹幹 在陽光下暴曬,樹皮容易壞死,需 用遮光網遮陰,降低太陽紫外線的輻射,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枝條重剪後,重新萌發新芽茁壯繁密,這時又要及時做好選芽、抹芽的工作,選定有用的新芽後,要把無用的清除,並且要經過2次以上的操作,樹形才能基本完美。

適時「翻盆換土」更是養護盆景的常識,也是養好盆景的重要一環,不容忽視。我一般選擇盆樹冬眠的季節進行這項工作,把盆樹從盆中挖出來,把老根,盆土大部分清除,重新上新的培植土種好,再對樹冠也作全面修剪,這樣對來年的生長就十分有利。

吳成發談盆景養護與管理
吳成發談盆景養護與管理
吳成發談盆景養護與管理
吳成發談盆景養護與管理
吳成發談盆景養護與管理
吳成發談盆景養護與管理
吳成發談盆景養護與管理

編輯:博雅盆景/boyabonsai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91526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