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盆景造型中,枝是造型的主要要素。巧妙的枝的分布及擺布,可以揚樹胚之長,避樹胚之短。枝的分布不同,整個盆景給人的美的感覺就不同。這裏,我們就來說說盆景枝的基本分布原則,以及枝勢(枝的走向)。
1,確定枝的分布。
一般來說,盆景以曲為美。曲,最能彰顯出樹的老態,樹的風骨及多變,讓盆景的美更加豐富而耐人尋味。枝的分布,首先要做到下疏上密。其次,要配合樹胚形狀。(1),直幹式。第一枝出右,第二枝就要出後,第三枝出左,第四枝出前,周而復始。左枝長,則右枝短。前後枝都曲而短,起遮幹和豐富深度作用。直幹式盆景枝一般取下垂式,給人以歷經滄桑感。
枝的長短,不一定遵循必須下長上短的原則。如上圖。中間左枝突出,下面左枝空缺,配以前枝和後枝的左伸右曲,更加生動活潑而又不唐突枝的分布規律。(2),曲幹式。曲幹分為陰面和陽面。向內彎曲的一面為陰面,則彎曲的外部為陽面。曲幹式盆景的配枝,一般在陽面,這樣會使幹的彎曲更自然流暢,整株盆景更富於觀瞻。一般陰面不宜配枝,陰面配枝填充了幹的凹面,盆景顯得機械臃腫。所以彎內側的枝為盆景忌枝,要去除掉。
在曲幹式盆景造型當中,有時幹的曲折會有呈硬角,顯得極不自然,但如果在這一部位配以側枝,則能較好地彌補這一不足。如圖
另外,我們看到盆景造型當中,還有一種枝法,叫「跌枝」。對於枝稀,幹高的樹樁,運用跌枝,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給人一種異峰突起的感覺。
「跌枝」一般都用在直幹式盆景當中。如果枝下幹過高,或者幹上枝稀少,可以運用「硬角跌枝」技術。不過硬角塑造較有難度,下期將專門介紹跌枝及硬角塑造技術,這裏不再詳述。
2,盆景的一季三觀法。
盆景的一季三觀,主要是針對雜木盆景而言。一季三觀,指的是在樹木生長期可以觀賞到樹木的多重季節效果。這種技法就是先將盆樹的葉片全部摘掉,讓所有的枝條都一覽無餘地展現在觀賞者面前,使人們能盡情欣賞、品評作品的枝態。它最能顯示盆景作者運用枝法的修養及作品的藝術功力。這種技法主要是以枝條為主要內容去處理畫面。
這種技法能讓一盆盆景作品在短短的時期內,同時向觀眾展現大自然不同季節的變化。當一盆盆景被摘盡綠葉時,虯曲的枝爪崢嶸兀屹,如蒼勁的古樹挺立在隆冬臘月的北國荒原上,會得到蒼涼蕭瑟的意境。過了一段時間,枝條又開始萌動抽芽,星星點點的新綠掛在枝稍,勁枝嫩葉,春色盎然,於是又會出現一幅鶯歌燕舞的江南春景,使人精神煥發。
再過一段時期,它又綠葉叢生,枝繁葉茂,鬱鬱蔥蔥,一派盛夏的蓬勃景象。這樣一展三變,藝術效果妙不可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9119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