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每天堅持這9件事,你就能遠離高血壓
2018-5-19
1945年,雅爾達會議「三巨頭」:邱吉爾、羅斯福、史達林(從左至右)。由於長期抽菸,飲酒,精神緊張,「三巨頭」均患上了嚴重的高血壓病,最終都因腦出血離世。(來源:人民網-文史頻道)
香港明星劉青雲因先天性高血壓,影響到了心臟,從而放棄了生子計劃。
本期論道醫生
薛浩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心血管病內科主任醫師
楊天倫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血管內科教授
麥憬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
張抒揚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心內科教授
「希特勒都做不到,高血壓卻幹掉了二戰三巨頭。」醫學界有人用這句話,描述高血壓的可怕之處。邱吉爾、羅斯福、史達林三人均患有嚴重的高血壓,最後導致腦出血而去世。
到了21世紀的今天,高血壓像一個幽靈,席捲全球。據世界衛生組織相關報告顯示,高血壓正影響著全球10億人的健康,全世界每五個成人中就有一例高血壓,這種病症所導致的死亡人數約占所有中風和心臟病死亡人數的一半。全球每年由高血壓併發症導致的死亡為940萬例。
在中國,形勢同樣嚴峻。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顯示,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處於上升階段,預計我國目前的高血壓患者為2.7億人。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心血管病內科主任醫師薛浩估計的形勢更加嚴峻,她說:「按人口的數量與結構估算,目前我國約有3.3億高血壓患者,每3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壓,約占全球高血壓總人數的1/3。」
一、高血壓最容易被忽視的兩個真相
我國根據診室血壓水平可對血壓升高做出分類: 小於120/80mmHg 為正常血壓, 大於或者等於140/90mmHg 就是血壓升高了,如果兩個數字介於這兩者之間,就是正常高值。
需要注意的是, 「高血壓」不一定等於「高血壓病」!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教授楊天倫指出,因為血壓升高是一種現象,導致血壓升高的原因才是病因。
以下是人們對高血壓認識的常見誤區:
1、無聲的殺手:大多數患者沒有任何症狀
很多人以為,如果患上高血壓,身體是會有相應的症狀的。但事實是,大多數患者沒有任何症狀,因此它也被稱為「無聲的殺手」。
由於高血壓大多數發展比較緩慢,缺乏特殊的表現,導致被診斷的時候都很晚了。部分患者僅在測量血壓時發現血壓升高, 或發現心、腦、腎等器官併發症時才明白自己有高血壓病。
有時,高血壓會導致頭痛、氣短、眩暈、胸痛、心悸和流鼻血等症狀。忽視這些症狀是危險的,但是也不能靠這些症狀來預示高血壓。
高血壓是需要顯著改變生活方式的嚴正警告信號。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甚至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卻不以為意,仍在「堅持」抽菸、喝酒、熬夜、久坐、胡吃海喝等不良生活習慣。
2、嚴重的併發症:是心臟病和中風的元兇
血壓越高,心臟及諸如大腦、腎臟等主要器官的血管受到損害的風險就越大。世界範圍內,高血壓是心臟病和中風首要的可預防因素。此外,高血壓還能導致腎衰竭、盲症和認知障礙。
二、九招教你遠離高血壓
雖然高血壓發作起來很可怕,但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對某些人而言,改變生活方式(如停止菸草使用、採用健康飲食、定期鍛鍊並避免有害使用酒精)足以控制血壓。減少鹽的攝入量也會有幫助。對其他人而言,光有這些改變還不夠,他們還需要處方藥才能使血壓得到控制。」
道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高血壓防治的相關報告,總結了如下9點建議。只要堅持下去,時間會給予你回報。
1、少鹽:每天5克以下
2、少糖:每天50克一下
3、少脂肪:少吃肥肉,多吃魚
4、多吃水果和蔬菜:每天五份以上
5、戒菸戒酒
6、運動:每天散步一小時
7、不要自行停藥:每天按方吃藥
8、學會處理壓力
9、控制體重
1、少鹽:每天5克以下
食鹽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鈉(NaCl),能在體內分離出鈉離子。鈉是保持血漿容量、酸鹼平衡、神經脈衝傳導和正常細胞功能的必要營養素。
但如果長期鈉攝入過量,就會導致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大部分人都吃了太多的鹽(平均每天9-12克),成年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低於5克(大約一湯匙)有助於降低血壓和患心血管疾病、腦卒中和冠心病的風險。
鈉除了減少食鹽的添加,還要防止那些「隱形鹽」。因為鈉天然存在於多種食物中,如牛奶、肉和貝類。麵包、加工過的肉類和零食以及調味品(如醬油、魚露、雞精)等加工食品中的鈉含量很高。
下表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公布的部分食物的鈉含量。從中可以看出,生抽、雞精的鈉含量是很高的。
在減少含鈉食物的攝入時,也要增加富含鉀的食物的攝入,有助於降低血壓。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天至少攝入3510毫克的鉀。富含鉀的食物包括:豆類(約1300毫克/100克),堅果(約600毫克/100克),蔬菜如菠菜、白菜和香菜(約550毫克/100克),水果如香蕉、木瓜和栆(約300毫克/100克)。加工會使很多食物產品中的鉀含量降低。
2、少糖:每天低於50克
國外一項針對17萬人的研究發現,每天多攝入 1 份含糖飲料(1 份=330 mL,一聽飲料的含糖量),冠心病的風險就增加 16%,喝得越多,風險越高。
對於一個有著健康體重每天消耗大約2000卡路里的人來說,應只有不到10%的能量來自游離糖,相當於不到50克(或大約12茶勺)。如果低於總能量的5%,可能更有益於健康。
所謂游離糖,主要來自由廠商、廚師或消費者添入的白糖、果糖等,還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果汁和濃縮果汁中。不過,完整的蔬菜水果中自身含有的糖分並不算在其中,因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這部分糖會帶來健康危害。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麥憬霆指出:在中國常見飲料中,最健康的還是白開水。
3、少脂肪:少吃肥肉多吃魚
首先要遠離工業製作的反式脂肪:來自加工食品、快餐、零食、油炸食品、冰凍比薩餅、餡餅、餅乾、人造黃油和塗抹食品的醬膏等,這些都無益於健康;
少攝入飽和脂肪食物,比如肥肉、黃油、棕櫚油和椰子油、奶油、奶酪、酥油以及豬油等。多攝入不飽和脂肪食物,比如魚、鱷梨、堅果、葵花油、菜籽油和橄欖油等。
生活中,還可以通過改變烹調方式減少脂肪攝入量:比如蒸煮或烘焙,而不是煎炒。
此外,還要控制食物中的總熱量: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心內科主任醫師張抒揚建議:主食每日4兩(女),6兩(男)。而且要粗細搭配:一周吃2~3次粗糧,定期吃一些小米、玉米面、紅薯等。
4、多吃水果和蔬菜:每天五份以上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至少食用5份或400克水果和蔬菜有助於降低非傳染性疾病風險,並有助於確保每日攝入足量的食物纖維。
為了增加水果和蔬菜攝入量,您可以採取以下辦法:
菜肴總是配有蔬菜;
作為零食吃新鮮的水果和生蔬菜;
食用當季的新鮮水果和蔬菜;
變換水果和蔬菜的種類。
5、每天散步1小時
每天堅持適量運動,對高血壓的緩解也比較有效。每個人應該根據自身年齡和體質,進行適度的運動。
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心內科主任醫師張抒揚建議,高血壓患者最適宜的運動時每日散步1小時。
成人的鍛鍊,提倡進行有氧運動,比如:如步行、跑步、走樓梯、騎自行車、游泳、打太極拳、家務勞動、園藝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鍛鍊強度建議:每周鍛鍊3~5次,每次30分鐘以上,運動時的適宜心率=170-年齡。
對於65歲及以上的成人,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可以通過交通往來(如步行或騎車)、職業活動(如果仍然從事工作的話)、家務勞動、玩耍、遊戲、體育運動等達到身體活動的目的。
6、戒菸戒酒
相關數據統計,吸菸者冠心病發病風險比不吸菸者增高2倍,缺血性腦卒中發病風險增高1倍,癌症死亡風險增高45%,總死亡危險增高21%。有吸菸習慣的高血壓患者,抗高血壓治療不易取得滿意的療效。
此外,5%~10%的高血壓是由喝酒引起的,有研究顯示,每日飲酒量在2~90 g時,血壓隨著飲酒量的增加而升高,限制酒的攝入量後可使收縮壓降低2~4 mmHg,戒酒後,除血壓下降外,患者對藥物治療的效果也大為改觀。
7、每天按方吃藥
不是所有診斷為高血壓的患者都需要藥物治療。
但那些具有中到高度心血管風險的人,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他們需要使用這八種基本藥物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來降低風險。包括:噻嗪類利尿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長效鈣通道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二甲雙胍、胰島素、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
當然,具體應該服用什麼藥,一定要遵循醫生的指導,切勿自行亂服藥。
此外,還不要自行停藥。當你忽然間情緒激動時,很有可能血壓突然升高,從而導致血管破裂或中風。所以,一定要定時吃藥。
8、控制體重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減輕5公斤多餘體重,可使收縮壓下降2-10個點。
身體質量指數(BMI)是衡量人們肥胖程度的粗略指數,具體算法是按公斤計算的體重除以按米計算的身高的平方。身體質量指數等於或大於30為肥胖。身體質量指數等於或大於25為超重。
如何控制體重呢?
北京協和醫院張抒揚教授給出了三個方法:
限制過量(高熱量)飲食,比如酒、脂肪、糖和零食是高熱量的來源。
一日三餐,按時進餐。早、中、晚餐的能量攝入分別占全天熱量的30%~35%、35%~40%、20%~25%。
增加運動量。運動有助於能量的消耗,如散步2小時、蛙泳40分鐘、體操1.5小時可消耗300千卡(kcal)熱量。
9、學會處理壓力
世界衛生組織做過一項調查,經常處於負面情緒的男性,患上高血壓的機率是情緒舒暢男性的1.5倍,女性則是1.7倍。
可以通過默想、適當的體育鍛鍊和積極的社交活動等釋放壓力。
最後,要特別提醒的是——
高血壓病目前尚無根治的方法!
所以,千萬不要隨意相信一些「神藥」、保健品或者保健器材所宣稱的「治療功效」!
參考資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90167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