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初入門——圖解,用一棵小樹,怎樣製作出各種不同樣式的盆景

貝果風格| 2018-05-07| 檢舉

盆景的素材可以有很多,許多愛好者一進門就喜歡用樹樁做盆景。這就猶如剛剛上學學寫字的小學生,字的間架結構還沒掌握好,就要來草書一般。其實我建議,剛學做盆景的朋友,還是應該從小樹做起。因為小樹好造型,容易積累經驗,提高技藝。

​​​

舉個例子,如下圖:

​​

這是一棵養了2~3年的小樹苗,與每一枝相對的枝,我們叫對稱枝,需要截去。​如圖所示。

這是一棵單幹式的小樹苗,首先,我們選擇把它做成曲幹式,如下圖:

1,曲幹式。

(1),對主幹,我們纏繞鋁絲,將其擰成螺旋狀曲折上升。第一道彎輕些,愈向上彎度大些。但第三彎時,頂部小微彎向上。

​​(2),左邊第一枝過低,舍掉。從第二側枝開始,也蟠紮成兩個彎度,枝稍向前。

(3),依次向上對側枝進行蟠紮,每一個枝的方法形狀同第二枝。

(4),注意,樹幹前面的枝要短些,做為遮幹枝使用;後面的枝做背後枝使用。至於為什麼這樣做,前面的文章中介紹過,不再囉嗦。

注意:對側枝進行造型時,下部的枝要長些,愈向上愈短,使整個樹勢呈三角形。所有的造型,並不是一下就完成的,我們這裏只是為了講述的方便。盆景造型要遵隨時間規律,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前功盡棄。

2,臨水式。

做臨水式盆景,第一側枝要保留。樹勢傾斜栽植。第一側枝向上蟠紮成兩個彎度,枝稍微彎向上。其上的小枝(二級枝)蟠紮方法亦同。然後將主幹向下蟠紮,形狀相同。枝稍微向上翹。主幹上的側枝蟠紮方法相同。

3,懸崖式。

懸崖式盆景可以有很多種:半懸崖式,全懸崖式。半懸崖式造型參照臨水式,不再贅述。下麵說全懸崖式,如上圖。

將第1、2、3、4、5枝全部去掉,只留稍部枝。對主幹蟠紮,大螺旋,曲折成兩個彎,枝稍向上,一側枝向前。對其上的小枝也蟠紮成兩個小彎,枝稍上翹。

懸崖倒掛式。

第一枝保留,向上蟠紮,以穩定整個樹勢。主幹先向右彎曲,然後小彎迴旋向左,經歷一個急彎後努力上翹,給人慾下還上,百折不撓的感覺。在主幹第一彎處背面留枝,造型同上,既可起遮幹枝作用,也對整個樹勢起穩定作用。

懸崖臨水式

懸崖臨水式兼具懸崖和臨水雙重觀賞效果。造型方法與上面相同,只是保留第一側枝向上,對第一側枝上的第一個二級枝蟠紮成兩個曲度,枝稍微翹,其餘的枝去掉(如圖)。將主幹向下盤紮,走向基本與上面的枝平行,枝稍微翹。對主幹上的其餘枝剪掉,只留頂部2個側枝,對側枝的造型方法同上。

​以上圖解造型方法,適用於雜木類和柏樹類。所不同的是:雜木類在對3、4等級枝進行造型時,以剪蓄為主,培養出「鹿角枝」。柏樹類,對需要造型的小枝則以蟠紮為主,枝型同上所解。

利用一棵小樹做盆景造型,可塑性較大,造型空間也豐富多彩,也比較容易操作,可以造出不同的形狀。缺點是樹幹滄桑度不夠,但這不是難題,在後期培養中很容易通過人為加工獲得。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89465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