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長真的錢不夠,比「買不起」更好的是這句話!維護面子也不傷孩子!

追光著| 2018-05-03| 檢舉

如果家長真的錢不夠,比「買不起」更好的是這句話!維護面子也不傷孩子!

 2018-05-03

 

 

 

 

現在條件一般的家庭,怕孩子亂花錢,養成驕縱的性格,許多家長都會對孩子說,咱們家沒錢,孩子想要什麼東西,稍微貴一點的都會說,太貴了,咱們買不起,家長自以為這樣可以讓孩子養成勤儉節約的性格,但是殊不知,你感覺很平常的一番話,可能對孩子的一生都造成影響。

這週末我跟我閨蜜帶著倆孩子一起去逛街,逛到一半,閨蜜的孩子多多看到了一個玩具,就開始纏著媽媽說:「媽媽,我想要這個,你買給我吧。」

閨蜜看了下價格,要五百多,一下臉就開始陰沉下來:「多多,這個太貴了,我們買不起。」閨蜜的孩子一下就不高興了,幸好多多一向懂事,不會大哭大鬧,閨蜜就帶著一聲不吭的多多回到了家裡。

相信很多父母都會以「買不起」這個藉口拒絕孩子無理的要求吧,曾經我們小時候想要一樣東西的時候,父母也是這樣對待我們的。

然後在之後的生活裡,我們不敢再輕易對父母說出自己的想法,碰到喜歡的東西也不敢去擁有。怕說了,父母會告訴我們「買不起」。

長期下來,對孩子的陰影可謂是一輩子的:

1、孩子會壓抑自己的正常需求

如果你總對自己的孩子說家裡沒有錢,貴的東西買不起,孩子就會潛意識裡覺得,我們家真的沒有錢,買不起東西,如果孩子有特別喜歡又需要的東西,他也不敢和爸爸媽媽說。

因為怕家裡買不起,孩子就壓抑自己的需求,長此下去,貧窮意識會使孩子過早的成熟,甚至會使孩子產生一輩子的心理陰影。

2、讓孩子變得自卑

其實這種自卑感,不是長大了才有的。而是從小就有了,只不過當時的我們,還沒有能發現它,認識它。就像我自己一樣,從小我的母親也會在我面前哭窮。

經常講別人家如何有錢,我們家條件不好,我們要省吃儉用。這種觀念灌輸了次數多了。內心裡也就會認可自己是一個窮孩子。慢慢變得有些自卑。

3、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心理學家JosephCilona曾說過,我們談論錢的方式,會對孩子產生長久的影響,例如跟孩子解釋「買不起」某種東西時,「買不起」這句話意味著缺乏力量或者控制能力,簡單來說,就是「無能為力」。

這會讓孩子覺得,是不是爸爸媽媽養不起自己了,長此以往,孩子會很沒安全感,總是焦慮於自己的生活沒有保障。

4、孩子可能會過度追求金錢和物質

因為從小父母限制了我們對金錢的要求,導致我們長大之後,就會過多的關注金錢,對金錢非常的渴望,因為小時候沒有錢,所以覺得長大之後我一定要掙錢。

導致很多孩子長大之後走向彎路,因為貧窮意識根深蒂固地影響著孩子對事物的判斷,以及對金錢的過分追求。

5、沒有生活品味

從小父母對我們說的話,我們都會潛意識的記在腦海裡,如果父母總是對你說沒有錢,買不起,那麼等到你長大之後,你自然而的也會覺得,我沒有錢,太貴的東西我不能買。

看見自己喜歡的必須要買的,也要挑一個最便宜的買,這樣下去的話就感受不到真正的生活所帶來的愉悅的心情。

怎麼樣改變呢?

1.樹立孩子的掙錢意識

如果你真的買不起,不如換種溝通方式,告訴TA「現在的錢不夠,如果你想要買更昂貴的禮物,不如多做些事情,掙得越多,買的就越多。」這樣說是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的。

2.有節制的花錢

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制定一個花錢的計畫,我們幫助孩子一起記帳,「今天的預算花完了,要買這個東西我們可以等下次」這樣,孩子也能理解。

3.和孩子更好的溝通

如果孩子喜歡一件東西,而你又不想給他買的話,你可以和孩子說,「這件東西有用嗎?你買回去要怎麼用?」和孩子耐心的講道理,孩子一定會明白的,也可以培養孩子的判斷能力。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89297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