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痛,動不了!一招緩解「老寒腿」,讓你的膝蓋軟骨重生!
進入小雪節氣,氣溫急劇下降。不少人「老寒腿」複發,常常膝痛難忍不敢運動。
然而放棄運動容易導致下肢肌肉萎縮無力,膝關節透明軟骨退變,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老寒腿」是一種退行性疾病 「老寒腿」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俗稱。它並不單指一種病,還包括了骨性關節炎、骨質增生、骨刺等多種骨病。人的膝關節是活動範圍很大的負重關節,幾乎承受著全身的重量。
骨的退行性疾病是隨著年齡增長出現的變化,這是不可抗拒的生理現象。膝關節由於老年性退變和長年的磨損,是最容易老化的。
老化後的膝關節往往容易發生骨性關節炎,造成行動不便。
年輕人「老寒腿」多半是凍出來 隨著氣溫的降低,很多人開始添衣保暖,在一些人飽經「老寒腿」之痛時,仍然能夠發現許多年輕人衣著單薄,要「風度」不要「溫度」。
由於眾多女性追求美麗時尚,常常大冬天還短裙飄飄,使關節裸露受到寒氣的入侵,所以易導致患上「老寒腿」。
預防「老寒腿」保暖是關鍵 俗話說,「寒從足下生,下肢暖,全身益」。因此,不論老人還是年輕人,都要做好腿部的保暖工作。戴護膝可起到保暖膝關節的作用,但不能久戴,否則會影響膝關節周圍的血液循環,使膝部活動困難,建議戴一段時間後取下來。
推薦6個運動,幫助治療「老寒腿」
「老寒腿」如何運動? ico
緩步行走 一般來說,可以在膝痛緩解後進行這一訓練。
開始時,腿要緩抬輕放,避免膝關節骨面撞擊。這項運動可在飯後進行,還能促消化。
步速宜控制在每分鐘60步以內,每日步行10~20分鐘,可根據自己的體力找到合適的步行時間和速度,堅持2~3個月後可適當加快步速。
仰臥抬腿 患者可適度仰臥在床上,腿微曲,抬離床面約15度,初做時可保持1~3分鐘,堅持練習一段時間後,抬腿時間爭取達到10~15分鐘,每天2~3次,能充分鍛煉膝關節。
擺動雙腿 年紀大的患者,可坐在舒適的椅子上,雙腳往上抬起,根據自己承受的弧度,來回擺動膝關節。每次兩組,每組20~30次。
一招緩解「老寒腿」 「老寒腿」複發時,患者常出現關節僵硬、疼痛、畏寒等癥狀。這時要盡量避免長時間跑、跳、蹲和爬樓梯。
打太極需要反覆蹲起,會增加關節扭力加重關節磨損,因此也要停一停。
「『老寒腿』患者在生活中可以通過這個動作緩解癥狀:
膝蓋不好的老人,可以利用一切時間進行按摩。
比如坐下時,可以採用兩手扶膝的姿勢: 兩隻手的手心正好護在膝蓋上,雙手按住雙膝的同時,加以按摩,向外按摩膝蓋骨的周圍36圈,再向內按摩36圈,以膝關節內有熱感為佳;
雙拇指尖按壓兩側內膝眼 10下,再於兩側外膝眼按壓10下;
用拇指尖在膝蓋骨周緣找壓痛點,在壓痛點上點按,每一壓痛點壓5—10下;
一手將膝蓋骨固定,另一手握拳,用拇指關節背側突出部位壓在膝蓋上,向外、內各按摩10—20圈。
特別提醒的是,如果疼痛十分嚴重,患者可考慮去醫院採用藥物、針灸、按摩等方法治療。
4,練習下蹲 每天鍛煉下蹲20-50次,利用下蹲的力量,改變下肢的循環壓力,有效的疏通經絡氣血,促進陽氣的輸布,堅持一周即有效。
在練習下蹲之前,先用雙手握拳,揉揉雙腰眼。然後循膝關節上的肌肉、肌腱反覆拔揉。並以髕骨為中心,在周圍輕輕敲打按摩10分鐘。下肢力量不夠的,需要扶住牆壁等物,注意防護。
5,溫和灸 選取穴位如下:巨闕、陽陵泉、三陰交,按從上到下的順序,每天睡前艾灸一次,灸至穴位局部皮膚潮紅為止。艾灸可以溫陽祛濕,行氣止痛,對於膝關節的疼痛關節屈伸不利有良好效果。灸巨闕可以強心,斂神,助氣血通行。灸陽陵泉可以強筋骨,利關節。灸三陰交可以調肝脾腎而升清降濁,溫陽祛濕。
6,中藥泡腳 配方如下:艾葉1000克,桂枝150克,白芍300克,甘草100克,麻黃50克,雞血藤200克,伸筋草300克,獨活100克,牛膝100克。上藥一起打成細粉,每次用藥粉約50克,40度左右溫水泡腳十五分鐘,每天睡前一次。連續一月以上方可鞏固療效。
老寒腿的防治需要從日常生活中著手
持之以恆方見功效
平日,在自我保健的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寒保暖,防止腰腿受涼。同時,良好的睡眠以及愉悅的心情對於心臟供血非常有幫助。
注意勞逸結合,姿勢正確,不宜久坐久站;飲食避免冰冷。另外,老寒腿並不都是筋骨病,在自我保健方法無效時,注意及時檢查病因並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一定分享給家裡的父母!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