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垂吊法。
這是最簡便的方法,一般用在小樹幹或者大枝的彎曲加工。就是用繩索或鉛絲栓住一塊重物,這個重物呢,可以是大石頭,也可以是鐵塊子。只取它的份量,不管它是什麼東西。你把這個重物吊縛在欲將彎曲枝幹的拿彎部位,經過一到二年的定型磨合,這個彎就拿出來了。
2鋸折法
這種方法,主要用於較粗的樹幹或者大枝,因為用垂吊的方法已經無法彎曲了。拿彎時間要掌握好,一般在春天,那時候樹木開始萌芽,樹液也已經正常運轉了。這個時候是最有利於鋸口癒合的。 鋸折法包括單鋸口彎折和多鋸口彎折兩種。
單鋸口彎折,就是在樹幹彎折處的外側,鋸一道切口,深達樹幹直徑的2/3,再將樹幹向內側彎折,這時候僅僅是以少許木質及皮層連接,用鉛絲、鋁絲或 棕絲什麼的綁紮固定,不使動搖。那麼它折彎處會有個很大的缺口,是個V型的,你可以另行鋸削一個形狀與鋸口相吻合的木楔,緊緊塞在這個缺口中,然後外麵包 上較厚的苔蘚或草泥,必須保持適度潮濕,二、三年之後就癒合定型了。
多鋸口彎折,這是將樹幹彎曲處的外鍘哈,鋸5-10道切口,深度達樹幹直徑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處哈,然後將樹幹向內側彎曲哈,用鉛絲或棕繩綁紮固定哈。這時候哈,各鋸口也會張開滴哈,但是比起單鋸口來哈,張口這小多了哈。你就可以不加木楔了哈,直接包上潮濕的苔蘚或草泥就行了哈。
3刺幹法
一般在冬末春初,樹液開始活動之前最好。 若早了,樹液還處於停滯狀態,刺劈後傷口蒸騰,容易造成乾涸,影響傷口正常癒合和生長;過晚了,因樹液流動旺盛,劈刺後易發生傷流,對傷口癒合和樹木成長也很不利。其方法有刺幹、劈幹兩種。
刺幹:常用的有槽刺和穿刺。 槽刺——顧名思義,就是在樹幹要彎曲的部位,鑿一條較長的縱向深槽強行彎紮。常見的方法是用 穿刺——就是用尖利的刺刀(帶尖的),縱刺穿透樹幹,從上到下以劈裂,別一高興就捅到頭那叫切割了。用此方法,使要彎曲的部位,出現一個長條縫,然後再彎紮。有時,你若想讓樹樁扭一下,或讓它扭個360度,你得用轉刺的方法。
劈幹:對彎曲度要求比較小的,常用劈幹彎曲的方法了。劈幹彎曲也是分成龍刀與滾刀兩種方法的。 龍刀,就是在枝幹兩側交替斜切一或兩刀,由下向上,各刀距離越來越小,刀口的深度要達到樹幹直徑的2/3。樹幹全都切過來,再小心地將每一處刀口處彎折,並利用刀口處裂開的木質部,頂住下面切口的斜面,這樣就不會恢復到原狀了。彎好的樹幹哈也要用立竿固定。切口也用苔蘚包紮,或塗濕泥,保持濕潤,一般經過2-3個月就可以逐漸癒合了。
滾刀法:這是一種使主幹折曲呈螺旋上升的一種刀法。操作方法是用刀在樹幹上轉切。轉切方法和要示與扭轉刺幹的方法是一樣滴,也要轉一周下來刺上三刀。但是那刀口的深度、形狀及彎折的操作,是和龍刀的刀法相同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85563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