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和花友們聊天時說,哪怕是最有經驗的園藝大師,也不能說,完全悟透植物生長的奧秘。比如:植物任何一部分生命體都能長出一株完整的植株來;比如:我把它種在土裏,我以為它會長高長壯,誰知它只長根;比如:鳥不拉屎的地方長出一群叫不出名字的草來,還會開花呢;比如:去年看上去它明明死掉了,今年開春我準備翻盆的時候,它竟然發出綠芽來了……很多時候,植物的生長真會讓你哭笑不得。究竟是選擇惆悵為何沒有按照我想的那樣發展?還是選擇積極面對植物生長給予的所以驚喜?這,往往決定於我們有多大的「能力」。花友們可以理解這「能力」為應對措施,可以理解這「能力」為園藝特技,也可以理解這「能力」為我們的種植技能。爆發我們的「小宇宙」,磨練我們的種植技能,來看看本文:觀其形,順其勢,盆景製作特技處理貴在隨機應變。
當植物在培育過程中,生長狀態出乎了你的意料,我們則需隨機應變,觀其形,順其勢,利用盆景製作特技去處理和應對。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親試的迎春盆景「堆土露根,骨肉相連」有棵扡插的迎春,經過細緻的觀察,發現它的主幹長的特長,而且有兩處大拐彎。
初步判斷:可用高壓繁殖的方法讓先其生根,再移栽造型。於是選擇在初春時期,將迎春枝條截下,颳去低處曲折部位的樹皮,讓它深埋於盆泥裏,期待刮傷部位可以按照預先設想的那樣生根。
當年9月,剛剛入秋,我就趕緊將迎春雜亂的樹葉剪短,經過整理之後從盆器中取出扡插的迎春枝條。不料事與願違,發現之前將迎春主幹刮傷的部位處,長出來的鬚根寥寥無幾,而原本的迎春樹根卻相當發達,不僅長的十分粗壯,還長滿的鬚根。經反復琢磨,決定來個「堆土露根,骨肉相連」的創意。於是,將迎春根系的上半部分發達的根須剪短,保留根系下半部分的根須,為下一步整形上盆作準備。
接著,挑選了兩根粗細合適的包塑電線,將迎春植株呈「N」形折彎的下半部分根系擰攏,看上去呈現出臨水式的造型形態。然後把整好形的迎春植入盆器中,調整到理想的位置。這時我們看到盆面上出現了新的樹姿:傾斜的主幹似乎較整形前「縮短」了,而左下方拱起了「露根」。「堆土露根,骨肉相連」的臨水式微型盆景就這樣完成了。
我就是這樣一步步摸索著製作盆景的,生命不息,折騰不止哈哈哈,自個兒覺得看上去還不錯滴。
一盆一景一世界,半農半藝半神仙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