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敖訓大師30年松樹盆景創作歷程

貝果風格| 2018-02-18| 檢舉

黃敖訓大師作品

本文授權轉載自:雲嶺盆景藝術(ID:ylpjys)

 

【原編者胡昌彥先生按語】黃敖訓大師從事盆景藝術創作30餘年,博採眾家之長,不斷吸取古今中外藝術養分,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勇於創新,逐步探索出一條尊重自然、崇尚畫意、富於個性的盆景藝術道路。應小編再三懇請,黃敖訓大師將30多年來松樹盆景創作的心路歷程奉獻給大家,並分享近幾年來的創作大片,為2018年春節增添節日的祥和與喜慶。讓我們向大師致敬! 

 

文、圖丨黃敖訓 

與盆景結緣30多年了。30多年來,發生了很多變化,不變的是對盆景的執著和對松樹的眷念。盆景帶給我無窮樂趣,帶給我許多人生感悟。盆景永遠在成熟之中,永遠給人更好狀態的期盼,正如人生沒有圓滿,人生在永不停歇的探索中逐漸沉澱和豐滿。

黃敖訓大師近影 

黃敖訓作品

我愛松、養松、製作松、研究松。與松結緣,一生無悔。松是長壽之木,幹直枝挺,松皮嶙峋。松樹性格剛強,寧折勿彎。松樹堅韌、飄逸、灑脫,千姿百態,給人啟迪,為盆景創作打開了廣闊空間。

黃敖訓作品

 

黃敖訓作品

我學習、創作盆景,30年來走過的歷程與自己最崇拜的三位老師密切相關:從初期的淺賞到進入藝術創作之門,再到系統學習、鑽研各方面技藝和技巧來形成自己創作的特色,到現在不滿足於現狀,推翻了自己以前的常規做法,重新向老師學習突出空間變化,表現自然野性的方法。期間逐步研究、吸取包括嶺南技法在內的各種技法,用以豐富和完善創作技藝,吸收音樂、繪畫、書法、詩歌等傳統藝術養分,從提高盆外功夫來反哺,增加創作盆景的靈感。

 

1997年3月11日,黃敖訓大師(左)拜訪日本盆栽巨匠木村正彥先生(右)。

自1997年3月單獨考察日本幾大名園之後,吸收、學習日本木村正彥老師的精細風格,特別在作品整體設計、構思、技術和技巧等方方面面,能真正做到一絲不苟。因此,前10餘年間,受其影響,作品講究結構嚴謹、做工精細。久而久之使作品自然形成了較為嚴謹工整,但空間變化不足的特點。

黃敖訓作品(那須五葉松,樹高45cm)

黃敖訓作品《霧島晨曲》

偶然間翻閱曾經的筆記,看到摘錄自木村正彥的一段語錄:「創意人人皆有,但往往易因常識等安心、安定的心態而形成枷鎖,只能在狹隘的視野中發展,無法遠觀外界豐富的領域。若能摒除對盆栽先入為主的觀念,相信必能創作出無數的傑作。」看完之後,突然間腦海中似乎有扇大門打開。感覺長期安逸的心態使我的創作出現了瓶頸。

黃敖訓作品 

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學習。通過對自己作品的重新審定,又在國內老師的點撥下,發現了創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所以,在後來的創作中,我借鑒、吸收嶺南雜木類的創作技法,通過大膽的刪減:一棵樹幾乎刪除一半左右的枝葉,同時配合布枝構圖的畫理原則,加強背枝為正面畫面服務的理念,突出透視效果,增加縱深。除此之外,處理好「啃幹枝」,運用畫理「點斷」的技法,達到空間模糊的效果。這樣能更好的表現線條、空間虛實變化之美,讓一切朝著自然而又有韻味的方向推進。

黃敖訓作品 

黃敖訓作品(赤松,樹高66cm)

當然,在剛進入試作階段,也經常會出現一籌莫展的境地。因為枝葉的減少,空間的增多,使線條與整體疏密度的平衡處理遇到困難。好在過去養成的精細習慣,會不厭其煩地反復調整,直到自己滿意為止。創作雖然取得長足進步,但是,與老師的要求和標準仍有較大差距。

黃敖訓作品(黑松)

 

黃敖訓作品(黑松,樹高66cm)

在盆景創作的過程中,我習慣聽著音樂,觀其型,立其意。通過遠觀沉淪於遐想,在音樂聲中構思形象,然後才下手創作。這樣的創作完成後常常會形成多面可以欣賞,整體藝術形象自然端麗,充滿詩情畫意的效果。

黃敖訓作品

從初愛盆景到今日,匆匆歲月,歷歷在目,恍如昨日。30年青春韶華,辜負了很多,覺得聊以安慰的盆景作品太少。現將自己把玩盆景之歷程作一小結,當不負自己,不負同好。

黃敖訓作品(五針松,樹高76cm)

 

黃敖訓作品(黑松,樹高60cm)

適逢年末歲首,為感謝三位老師和眾位好友親朋,特記述我學習、創作盆景的心路歷程。祝老師們、親戚朋友們:春節快樂,狗年旺旺,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歡樂,萬事如意!

黃敖訓作品(宮島五葉松,樹高86cm)

耕園收藏

黃敖訓作品

黃敖訓作品

黃敖訓作品

黃敖訓作品

黃敖訓作品《懶雲仙》(五針松,樹高48cm)

黃敖訓作品(五針松,樹高86cm)

黃敖訓作品《蓬萊深處恣高眠》(五針松,高64cm)

黃敖訓作品

黃敖訓作品

黃敖訓作品

黃敖訓作品《月下飛雁》

黃敖訓作品

黃敖訓作品

黃敖訓作品(黑松,樹高55cm)

黃敖訓作品《鳳凰於飛》(赤松,樹高54cm)

 

黃敖訓作品

 

感謝黃敖訓大師授權!

感謝雲嶺盆景藝術(ID:ylpjys)!

感謝胡昌彥先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84287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