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盆景十大手藝,入門必學 - 生活百科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各行各業,都有各自的手藝。

手藝手藝,越練越熟,越做越精!

咱們今天就來聊聊盆景業的手藝。

樹樁盆景的製作、培育過程中,我們得經常交互使用各種手藝。

總的來說,有劈、鑿、雕、刻、撕、磨、碰、蝕、染、灼等十種。

每種手藝,所用的工具、做法各不相同。

接下來,咱分類介紹!

劈:用利器大刀闊斧地劈斬樹幹等需要加工部位,或將主幹對劈剖開以造成傷變。

此法是塑造古枯樹樁的一種常用加工手段。

缺點:會留下刀斧痕跡,導致傷面刻板、不夠自然。

 

鑿:用木工鋼鑿刻鑿樹幹、枝至合適深度(寬度、長度)及起伏凹凸等變化。

缺點:若處理不當,人為刻痕很明顯。

 

雕:用雕刻刀雕鏤木質部,能使不盡人意之處顯得更自然、更合理。

刻:用刻刀精雕細刻,以進一步塑造樹木枝幹,符合自然法式,有古枯之意。

特別是皮層傷口四周,刻平之後有利於傷口快速癒合。

刻與雕內容相似,技法各一。

 

撕:即用老虎鉗撕需要塑造部位的樹皮或木質部纖維,使枝幹顯得蒼勁自然。

磨:用手工、機械等打磨加工面的人工火氣之處,使其傷面自然流暢、狀若天成。

 

碰:在表皮處用錘等鈍器磕碰、敲擊,通過物理刺激使磕碰部位形成傷變。

此部位愈傷後會形成「樹瘤疙瘩」,使樹幹顯得古樸奇特。

 

蝕:用酸等化學處理法加工需要刻鑿的木質部,可使加工面呈現出自然老化的效果。

切記,要防止化學物沾汙樹皮、滴入土中。

染:用顏料、硫磺等塗刷裸露的枝幹(即去掉樹皮露出木質部處),使其古樸自然,狀如多年枯乾(枝)、白枝。

 

灼:用電烙鐵烙燙木質部(經雕刻過的部位),造成深淺色彩之變,以模仿雷擊、火燒造成的古貌,使雕刻之面更自然拙樸。

此法屬於雕琢法的跟進工序,因為雕琢面一般都是顏色一致,過於死板,經灼燒後可使其更趨於自然。

只要多做、多練,不管是盤根錯節、亭亭如蓋的盆景,還是懸崖倒掛,淩空欲飛的盆景,亦或是枝展葉舒、婀娜多姿的盆景,都將不是難事!

您說是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83990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