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曲攀爬、靈秀生動的枝條不僅使樹樁顯得別致巧妙、複雜多變,還能賦予樹樁盆景以生命。
蟠紮,可以達到枝幹彎曲、靈動的效果。
蟠紮技術,也是我們盆景界普遍採用的造型技藝。
蟠紮根據用材和方法不同,可分為棕絲蟠紮和金屬絲蟠紮。
今天,小編先和朋友們聊的是棕絲蟠紮。
古代的蟠紮,一般就是使用棕絲、棕皮來攀紮,以達到彎曲、調整枝幹的效果。
棕絲蟠紮的優點是:棕絲的色澤和很多植物樹皮的色澤相似,且不易傷害樹體、痕跡不明顯,蟠紮後即可觀賞,還具有成本低、不傳熱、易於解除等特點。
棕絲蟠紮應選用的材料是:質柔、有彈性、粗細均勻、較長的新棕絲。
具體操作技術如下:
首先,根據需蟠紮枝幹的粗細,將棕絲撚成不同粗細的棕繩。
然後,根據枝幹生長的位置、彎曲形式,找出最佳的蟠紮點和打結的位置。
切記,開始的蟠紮點應儘量選擇分枝、樹節或粗糙處,以防棕繩滑動。
若蟠紮點光滑,可用棉織物纏繞。
彎曲間距根據樹枝的粗細、軟硬程度,靈活掌握。
細軟的枝條,間距可短一些。
硬且粗的枝條,間距可長一些。
彎曲部內弧處,先用鋸拉口(深度應該小於枝幹直徑的1/2),並用麻皮纏住傷口。
蟠紮時間,除傳統蟠紮外,自然式造型的可根據需要適時蟠紮。
蟠紮對樹幹有傷害時,可在早春進行,利於傷口的癒合。
蟠紮順序,先紮主幹,後紮大枝,再紮小枝。
紮枝葉時,先紮頂部後紮下部。
棕絲蟠紮,主要通過兩點的收縮,使枝條彎曲,其彎曲的形式,柔多剛少。
金屬絲蟠紮對小枝的綁紮時間快、效果好、且有力度,但對較粗枝幹的彎曲,較為因難。
但是,棕絲蟠紮,無論粗幹還是細幹皆可。
因此,建議金屬絲和棕絲並用,主幹枝的彎曲用棕絲蟠紮、牽拉,小枝條的彎曲用金屬絲綁紮。
這樣就能取長補短,剛柔相濟,收到最佳效果。
明天的文章,小編將和朋友們分享「金屬絲蟠紮」。
花木盆景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