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盆景藏家談盆景收藏前景
本文來源:《收藏·拍賣》雜誌
張榮亭,1975年「玩」盆景至今,堪稱資深藏家
將盆景視為知己,寄託生活的美好與歡樂。
《收藏·拍賣》:一般我們收藏盆景,主要集中於哪些品類?這些品類有哪些特徵?
張榮亭:盆景藝術的品類是很多的,剛起步時玩雜木類盆景,比如黃楊、榆樹、雀梅、聖柳、銀杏盆景等,雜木類盆景的葉子比較多,體量比較大,需要通過葉子的光合作用來延續生命,如果光合作用不夠就不好,為了保持樹木形狀,每年都要開刀修剪,受傷害很大,容易衰老回枝,市場價格也不高。
進入高端盆景收藏之後,還是以松柏類盆景為主,松類主要有五針松、黑松、黃山松、天目松、赤松、馬尾松等;柏類主要有真柏、刺柏、圓柏等。
五針松,因一個葉子生五根針而得名;黑松一葉生兩根針,生命力極強,上世紀早期,在我國山東有大面積種植,這兩個品種都是從日本引進過來的。而國產的有黃山松、天目松,他們是一個品種,皮、幹、鱗片都比較好看;西北、山東地區還有一種赤松,也叫油松,種植廣泛易得,價格相對較低;南方兩廣地區還有一種馬尾松,它的松葉很長像馬尾,春天苞芽時用短針法將針葉剪掉,讓他二次發育,第二次長出的針就比較小,好看一些。松類的針是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針葉伸長就是為了吸收更多的陽光,沒有陽光的地方光合作用若,針葉就會很大,相反光合作用強則針短。我們在欣賞松類盆景時主要是欣賞它的骨幹蒼勁,針葉翠綠,藍仁在《盆松乃慈穀手植》一詩中讚美道「瓦盆乞得小松栽,誰撥霜根向斷崖。盤屈豈能移本性,低回故欲困長材。吞聲莫向秋風訴,抗節從教臘雪埋。更後千年枝已長,仙人應化鶴飛來」,這正是反映出松樹堅強不屈、不畏風霜的品格。
真柏原生在日本,葉子放針是均勻向外生長,骨幹也比較堅硬,我們一般把他稱做紅心。中國柏樹是刺柏,有些藏家利用刺柏的幹嫁接日本真柏,因為真柏不觸手,圓潤包容,翠綠好看。還有一種是園柏,但它不利於做盆景,枝葉不茂盛,不利於成型。柏樹有油脂,千年不變,柏樹我們一般欣賞它的「舍利」。柏樹在山上剛生出來,由於水壓、風吹,他的枝會扭曲,絞來絞去,雕刻舍利前必須先認真察看柏樹的水線(活的皮層部分),找准水線所在的位置把它雕刻出來,欣賞他的舍利。自然界的老樹,經過雷擊、風霜雪雨、落石和病害的摧殘,樹體一部分枯萎,樹皮剝落,木質部呈現白骨化。這種山野中自然形成、樹幹或枝條先端樹皮剝落的,稱為自然「神」;而幹身部分木質部白骨化的稱為「舍利」。盆景的舍利幹,古拙、粗獷、張揚、奔放,有非常強的山度感。天然的或精工雕鑿的舍利幹,與枝葉交相輝映,色彩對比強烈,凹凸起伏,剛柔相濟,極具美感。
此外,楓類盆景也是不錯的,有羽毛楓、紅楓、三角楓。日本楓類比較好,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觀賞點,春季新葉子翠綠,秋季變成紅色,冬季葉子枯萎表現出滄桑,但是它的扭曲度、美感不如松柏。
紅楓,西泠拍賣2016年春拍
《收藏·拍賣》:盆景主要分為哪些類型?在培育上要注意什麼?
張榮亭:石頭盆景一般我們是不玩的,它的難度和價值不高。樹樁盆景的話主要是看功底、年代,有些盆景沒有五六十年,近百年是做不出來的,而這是它的價值所在。在競賽中,樹樁盆景還是主要以松柏盆景為主。盆景是一項多學科的綜合藝術,製作流程也比較長,一般從田培開始,在田裏從小苗張起來,一般在南方生長快,因為陽光雨量充足,以真柏為主,知名臺灣真柏三四十年就可以成形,然後進行人為的扭曲塑形。而我國幅員遼闊,跨越經緯度大,不同的氣候產生的美感不同,有山上的、山下的、乾燥的、濕潤的,我們在製作盆景時一般傾向於野山樁,這種美是天然的,無法用語言形容,可以擺脫人工的匠氣。但在野山樁的培育上切忌不可求樁盲目、養樁隨意、造型倉促。
《收藏·拍賣》:在盆景製作上有哪些流派?每個流派有何自己的特點?
張榮亭:盆景製作流派是很多的,如海派、揚派、蘇派、嶺南派、徽派、閔派等,但現在我們不太強調這一點了。海派盆景講究形式自由,自然入畫,精巧雄健。蘇派的樹樁盆景是很有特色的,樹幹多枯拙,小枝必虯曲,枝葉參差,頗見嶙峋之態。揚派的盆景多選怪石老木,追求枯潤之美。徽派的古梅頗有特色,追求古傲蒼勁的風韻。福建盛產榕樹,所以閩派盆景也多在榕樹上做文章,氣根叢錯,幹根一體,樹幹搖曳多姿,風格古淡。
梅樁,西泠拍賣2015年秋拍
《收藏·拍賣》:如何對一株盆景進行價值判斷?標準有哪些呢?
張榮亭:進行價值判斷,首先要看品種,有些雜木類盆景藝術價值有,但經濟價值不高,受眾有限,壽命有限,不利於長期收藏,整體來說還是松柏類盆景價值比較高。第二要看年份,樹樁的年份、在盆裏盆栽的年份和盆的價值。有些剛下來的樁火氣很重,不夠內斂,價值要低一點。第三要看做工和姿態,符不符合審美,審美的標準每個人各眼各看,但共同點是協調,這是美的精髓,枝和曲度達到天然的完美,戒除火氣和匠氣,做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收藏·拍賣》:製作盆景的樹木大多都是珍稀木材,對於日常養護要注意什麼?
張榮亭:盆景的日常保護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人一樣需要修養生息,要按照不同季節氣候來養護。雜木以修剪為主,松柏以盤劄為主。因為樹樁都是野生的東西,冬季不需要保暖,但生於南方的榕樹可能是需要保暖的。其次是換土,盆景的養份80%左右是靠光合,其他是從土裏來的,松柏小盆換土可能是2、3年一換,大盆的是4、5年一換,更大的盆10年一換也有。而且我們用土是很講究的,用的是日本進口的赤玉土,這種土無菌、顆粒透氣,容易保持水分,如果土裏有雜菌就會黴根,這是很大的傷害。
馬尾松,西泠拍賣2016年春拍
雀梅,寶港國際2015年春拍
《收藏·拍賣》:我國製作盆景歷史悠久,那在當代有哪些著名的盆景製作大師?
張榮亭:當代制景大師是很多的,我個人很佩服的是我們浙江寧波的黃敖訓先生,他的審美很好,在盤劄、留舍,毛樁預期想像等方面都做的很比較好。日本的木村政彥也是非常厲害的制景大師,但日本盆景比較規矩,各個角度都是不等邊三角形,從藝術來講,就有點不通融。還有揚州瘦西湖公園的趙慶泉,他擅長組合盆景的製作。安徽的樊勝利,製作盆景也是不錯的。
《收藏·拍賣》:你從1975年就開始「玩」盆景,那就現在的盆景收藏領域你覺得有哪些提升的空間和建議?
張榮亭:現在有些人不懂盆景,只是覺得好看就買下來,沒有收藏功底就不懂得保養,很多盆景就壞掉死掉了,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在收藏上要學習盆景的知識,要養護它,其次還要有收藏條件,起碼要有露臺,能保證正南充足的光照,通風施肥條件都要具備才考慮盆景的收藏,先從小盆景入手,純收藏的其實很少,多是愛好,所以要精心盡心。
內附粉絲讀後感
重慶永川--乘風
成形的松柏久不變形,收藏來說養護比較簡單,抗寒抗熱,常綠所以收藏人喜歡。臺灣謝文福的任何一盆柏拿出來展都可以得金,通價20萬一盆包運,價格與雜木比很低的。雜木物種豐富,有4季變化,大都開花掛果,製作出一盆成品要長年累月與正確的養護加造型調枝。價格來說,重慶永川中國盆協副會長吳清昭的雜木彈生樁子都有過100萬一株買來的,生樁子大都幾十萬一株來的。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