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扔掉這100件東西開始,給即將開始新一年的生活做減法

去年有一條刷爆朋友圈的訂閱號,說的是《夢想改造家》節目裡,日本建築設計師青山周平改造小面積平房,將原本破破爛爛面積很小的房子與使用者的需求結合,讓小屋煥然一新。

但在幾個月後,網友發現原本剛改造完時令人驚艷的小屋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又是和沒改造之前並無二致的堆滿雜物的房子。

改造前

改造後

改造後的內部空間

改造後的幾個月後

看到這裡,很多人應該會覺得可惜,改造過的房子沒兩個月就又堆滿了雜物,浪費了設計師的一番心血。也有的網友很氣憤地表示,對於這樣不尊重設計師成果的人就不應該擁有這樣用心的改造。不過,主頁菌到是覺得對於真人秀節目裡本來就比較誇張的家庭來說,真正做到「斷舍離」可能確實有一定難度。但對於現代社會裡大部分來說,做出取捨則會相對容易一些。

《三聯生活周刊》每年到了年末最後一期都會總結一下這一年最重要和最流行的生活方式,他們總結的是「簡主義」,也就是「簡單生活」。確實,家裡的雜物太多,這個不捨得丟,那邊又買了很多沒什麼用的東西。

寫到這裡,主頁菌又想起來。去年還有一部高分日劇很紅,叫《我的家裡空無一物》。

講的是一個有瘋狂整理癖的女主角,除了生活中的必需品,其他的東西都會被毫不留情地丟出去,整個家裡完全沒有任何多餘的東西,甚至還會展開「必需品選拔大賽」,如果沒被選中,也會被丟掉,差不多就是一個「斷舍離」的極致吧。

劇照,只保證「必需品」的家

在電視劇里,把扔東西的點叫做「K點」。大概意思就是跨過這個點,除了可以把你不要需要的東西清理掉,也算跨過了人生中一個障礙!

雖然劇里這麼誇張的人在現實中確實不怎麼存在,也不需要這麼極致。但是回想一下,這樣真的可以在整理雜物的同時,也用相同的方法挑戰一下人生。

歲末的時候,都會有大掃除的傳統。除了上一篇中主頁菌教過大家的家裡各個死角的衛生搞好之外,把不再需要用到的東西丟掉,也是讓家裡整潔起來的重要步驟。

為什麼《斷舍離》和《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這樣的書能夠暢銷,說明大家還是有這個覺悟和決心的,只是還沒想好,到底要從哪裡開始下手。

在查看為大家整理後列出的100件可以扔掉的東西的清單之前,還應該再給大家做一下「斷舍離」之前的心理建設,讓你扔得下手,扔得輕鬆!

「這個東西買來的時候很貴的!」

想想你家房價多少錢一平?你租的房子每月平攤到每平米是多少錢?當然啦,如果真的很貴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的話,建議送人or閒魚二手轉賣。

「萬一以後有一天要用到呢?」

過去三年里用過幾次?去年的時候用過嗎?如果三年里用了不到一次,去年一整年都沒用,那就早點散會吧!「那一天」永遠不會來!!!可能你還需要花更多的錢來買一些收納產品收納這些幾年也用不到一次的東西好嗎?

「這件衣服現在不流行了,過幾年可能會再流行起來啊,時尚不就是這樣的嗎?」

沒錯啊,時尚是這樣的啊,但是過幾年回潮的流行,你也會買新的啊!

「這個很新哎,說不定以後可以送人。」

那你以前怎麼不送?現在就送出去啊!

「這個東西雖然現在已經不用了,但是很有紀念價值,充滿回憶啊!」

回憶個屁啊,言情劇看多了吧!你天天拿出來看嗎?這麼有回憶你心裡想想就好了啊!

咦,一個不小心又變身槽姐了哦,忍不住就吐槽了起來哦。

同學們,看完以上幾點,做好心理建設,下面就一起看看這張清單,看看中了幾槍?

趕緊從一下這100樣東西開始清理吧!

/ 衣物類 /

1. 有污漬(發黃)的淺色T恤、襯衫(這還不扔?)

2. 鬆鬆垮垮的內衣褲(這還不扔×2??)

3. 只剩下一隻的、鬆緊帶已經變松的襪子或者拉絲的絲襪、連褲襪(這還不扔×3???)

4. 超過兩季沒有穿的衣服、鞋子(以後也不會穿了,相信我!)

5. 偏大的衣服或者褲子(要不送人要不捐了。)

6. 穿了好幾次都磨腳的鞋子(再穿還是磨腳的!)

7. 幻想自己瘦了以後能穿下的衣服褲子(瘦了有更多好看的衣服!)

8. 穿起來很難看或者不適合,但是價格不便宜的衣物(要不送人吧?)

9. 起碼3年沒有背過的包(以下這些都再也不會用了,我就不一一反駁了。)

10. 起球的舊衣物

11. 不用的鞋帶

12. 磨損嚴重或者斷裂的皮帶

13. 領口變形的T恤(拿來擦一次地板就可以扔了)

14. 淘寶上買衣服的時候賣家贈送的質量很差的襪子

15. 各種贈送的廣.告文化T恤

16. 使用超過3年的枕頭(太不衛生了,蟎蟲很多的。)

17. 嚴重起球的床品四件套

18. 已經磨平底的人字拖(滑倒就太不合算了。)

19. 買鞋子的時候的鞋盒

20. 買來只戴過一次的帽子

/ 日用雜貨類 /

21. 開封超過半年但是沒用完的防曬霜(已經不防曬了,擦了也白擦!)

22. 開封超過1年但是沒用完的護膚品(開封之後最多放一年,超過就過期了)

23. 開封超過3年但是沒用完的化妝品(結塊的睫毛膏,過期的口紅……嘖嘖)

24. 別人送的,根本不適合自己的,基本不用的香水

25. 各種各樣的護膚品、化妝品小樣,生產日期都看不出了

26. 快乾掉的指甲油

27. 用不完,以及再也不會用的超大裝的洗髮水沐浴露(又要過期的節奏。)

28. 從酒店拿回來的洗漱套裝、拖鞋

29. 超過3年不戴的墨鏡

30. 度數已經不夠的近視眼鏡(你不會幻想自己視力還能進步吧?)

31. 氧化了的廉價首飾

32. 使用超過1年的浴巾、毛巾(不衛生不衛生不衛生,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33. 囤積了超過3塊以上的準備做抹布的舊毛巾(三塊抹布就夠了,你家是有多髒啊?)

34. 髒兮兮的洗碗布、抹布

35. 存滿的儲蓄罐(快去銀行換掉吧,不然你準備拿一千個一塊錢砸死人?)

36. 過期的優惠券、宣傳冊

37. 外賣單(現在都用APP叫外賣了!)

38. 沒什麼彈力的綁頭髮的發圈

39. 用了超過3個月的牙刷(注意衛生×N)

40. 快遞紙箱和泡沫紙(你又不開淘寶,留著幹嘛呢?)

41. 傘骨有一根斷了的雨傘

42. 用了好多年從來沒洗過的人造地毯

43. 名片(現在都加微信和用手機通訊錄了好嗎,如果不是平面設計師就不要存著了)

44. 各種廢紙

45. 各種你覺得還挺好看然而並沒有什麼用的包裝袋

46. 沒什麼用的各種發票、購物小票

47. 不會再看舊雜誌、報紙

48. 舊的課本、教材

49. 積灰塵的玩具

50. 只用過一年,後來再也沒用的聖誕樹

51. 好多年沒用的彩燈

52. 開會發的各種完全沒用的禮物

53. 出水不太順暢的筆

54. 去年的日曆

55. 以前的手機的手機殼

56. 過期的藥

57. 喵星人汪星人不喜歡的玩具

58. 家裡的小孩已經用不到的小朋友的東西

59. 生鏽的扳手、螺絲刀

60. 磨損的舊錢包

61. 已經壞掉的手錶

62. 舊的鬧鐘(拜託,現在都用手機鬧鐘了!)

63. 養死的花花草草(不會枯木逢春了,不丟掉還想啥呢?)

64. 養死的花花草草的盆子(不要掙扎了,可能你就是沒什麼種植天賦。)

65. 不怎麼使用的贈品碗盤

66. 以為會用到結果從來沒有用過的塗料、電線這些家裝產品

67. 銀行對帳單(為了環保,請和銀行取消紙質對帳單改用電子帳單吧。)

68. 亂七八糟的購物袋和過多的塑料袋

69. 一大堆沒用的書籤、吊牌

70. 快乾了的502膠水

71. 已經結束的培訓、備考資料

72. 沒什麼黏性的便利貼

/ 電子產品類 /

73. 用破的數據線(留著逗貓嗎?)

74. 已經用不到的適配器、充電器

75. 早年買過的容量過小的sd儲存卡

76. 不怎麼靈活但是勉強還能用的滑鼠(現在網上買個滑鼠早上買下午就到了吧)

77. 舊手機(尤其是進過水的,備用機都不能當了!)

78. 壞了也不準備再修的舊電腦

79. 舊的磁帶(目前來說cd和dvd還可以再堅持一會兒)

80. 進水之後某個按鍵失靈的鍵盤

/ 廚房食品類 /

81. 冰箱裡放了不知道多久的食物(定期要檢查整理一下冰箱)

82. 在冷凍室里放到過期的速凍食品

83. 檢查所有的調味品過期了沒(很多醬料開封后需要冷藏,保質期也很短)

84. 方便食品里沒用完的調味包

85. 吃了一點就不怎麼想再吃的零食(以後也不要買了吧!)

86. 別人送的不想吃的土特產(可以再轉送,不要放到過期好嗎?)

87. 已經吃完的東西的包裝盒

88. 買回來就沒用過的烘焙材料

89. 已經不怎麼好用或者快被淘汰的廚房小電器

90. 積攢的一次性餐盤、吸管、吃蛋糕的刀叉

91. 洗不幹凈的油膩的餐具

92. 變色的筷子、單支的筷子

93. 缺角的、裂開的陶瓷餐具

94. 生鏽的鍋

95. 受潮的乾貨、膨化食品

/ 其他 /

96. 退訂所有的廣.告郵件

97. 整理一下電子郵箱,清理垃圾郵件

98. 清理手機里的廣.告簡訊

99. 把社交軟體里800年不聯繫的人或者經常給你發廣.告的人都刪了

100. 不喜歡你的人

我知道很多人會反駁,「人窮才要斷舍離啊,有錢房子大就不需要收納了啊!」

「斷舍離就是給你們買不起很多東西的人自己的心裡安慰啊!」巴拉巴拉……

槽姐雖然迷戀吐槽,但是也不太同意樓上這幾種吐槽。斷舍離並不僅僅是一種家居收納整理的方法,也不是說只是要把自己家裡搞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就是斷舍離了。

斷舍離的主角,並不單是生活中的物質,而是讓自身來做生活的主角。如果一直只是想「這個東西扔了好可惜,還是留下來吧」,那這樣還是讓物品做主角了,而不是憑藉自己「還需不需要」來考慮。

不是說扔掉了上面那100件東西,再也不買其他東西了,讓「我的家裡空無一物」成為生活的模板,就是滿分了。

重新思考自己的需求,對物質和人際關係有取捨,學會給生活做減法,才是「斷舍離」和「簡主義」最終的目的。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7952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