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講壇丨嶺南盆景的文化內涵

貝果風格| 2017-12-23| 檢舉

作者:謝榮耀

榕樹連根同頭林 作者:梁禮源

 

盆景作為一門藝術,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什麼是盆景的文化內涵?中國盆景的文化內涵又具體如何體現?筆者試從嶺南盆景的角度作一些探討。

一、 盆景的產生源於中國獨特的文化現象

文化是指人類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總和。而文化內涵則是指文化的載體所反映出的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內容。盆景作品作為一種載體,它也必然包含著製作者及欣賞者對自然世界的主觀認識和情感。因此,它與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的產生,可以說從開始就是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出現的。

盆景為何發源於中國?我認為它與中國的文化有關。中國人很早就有寄情山水的傳統,如古代文人留下了大量寄情山水、感悟人生的詩歌和繪畫作品,成為了中國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盆景當然也不例外。中國盆景作為一種把大自然濃縮於咫尺盆盎的藝術,早在唐代已廣泛流傳民間,並逐步流入宮廷府邸,成為宮苑裝飾和觀賞珍品,文人士大夫也以製作盆景為樂。它的出現,也與中國人特別是文化人這種寄情山水的傳統文化直接相關。他們往往把對大自然山水的這種情結通過園林和盆景表現出來。

唐章懷太子墓甬道東壁畫「侍女一」(選自1981年版《中國盆景藝術》)

嶺南盆景作為中國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其文化屬性更加明顯和突出。不論是嶺南盆景獨特的蓄枝截幹的技法,還是蒼勁雄秀、清新高雅、瀟灑自然、百態千姿的藝術風格的形成,都與嶺南的自然風貌和人文歷史密切相關。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生態和文化必然造就不同的藝術風格。嶺南的天時地利,嶺南人的務實精細、開放包容、敢為人先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傳統,對嶺南盆景獨特技法和風格的形成有著深刻的影響。因此,嶺南盆景也必然反映出嶺南文化的這種特色和現象。

榕樹水旱景《本是同根生》 作者:黃就偉

二、嶺南盆景貫徹了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哲學思想。道法自然即要順應自然規律,才能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種思想一直深刻地影響著中國社會和國人,特別是影響著藝術的創作。如中國從古至今有成就的藝術家,都把大自然作為創作的藍本和老師,把「師法自然」、「溶入自然「作為創作的源泉和根本。

嶺南盆景的造型和創作,也貫徹了這種中國的傳統哲學思想,它的產生本身就是師法自然的結果。它起初是模仿我國南方自然界樹木生長的狀態和規律,結合天時地利等自然條件,創造了蓄枝截幹的技法,才形成了自然雄渾的風格。它強調的是自然美,雖由人作,宛若天開,不露或儘量少露人工痕跡,方為上品。而這正反映出嶺南盆景獨特的文化內涵。

「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家認為自然界的物質來自視而不見的空間,它揭示了萬物包括「有」與「無」相互依存、相互變化的規律。這種「無中生有」的哲學思想也經常出現在嶺南盆景的創作之中。他們在盆中造景,雖然只選取其中的一樹一景,但反映的內涵卻遠遠超出小小的盆盎,使人如身臨大自然,產生豐富的聯想。如盆景作品《聆聽濤聲》,雖然盆中未見大海更未聞濤聲,但它通過樹、石的巧妙布局和組合造型,又分明使我們感受到如同在海邊的大樹下,一起品茗和聆聽大海的濤聲,愜意之情悠然而生。嶺南盆景正是經常通過巧妙造型及意境的創造,寓無形於有形之中,從而產生「無中生有」的藝術效果。

此外,嶺南盆景造型所重視和強調的聚與散、疏與密、實與虛、爭與讓等原則,以及因樹造型、隨形賦意等手法,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哲學及辯證的思想。

(圖1)勒杜鵑水旱景《聆聽濤聲》 作者:陳 昌

三、 嶺南盆景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審美意識

審美意識是構成文化諸要素的重要內容,它除了有人類的共同性即審美共同的價值取向外,還有時代性和民族性。因此,不同的文化必然產生不同的審美觀和審美意識,從而產生不同的藝術風格。

盆景作為一種藝術,無疑也受創作者主觀審美意識的支配。創作者總要自覺不自覺地通過作品反映自己的感覺、情趣、理想、審美價值,這就是人們通常說的「各人之所好(喜愛)」。這也說明瞭同是造盆景,為何有人喜歡曲,有人喜歡直,有人喜歡雄渾,有人喜歡瀟灑,如此等等。因此,盆景的文化內涵,首先表現為盆景中所蘊含的審美意識和價值。中國盆景自然離不開中國的傳統文化,離不開中國人的審美意識和情趣。在這方面,嶺南盆景表現得同樣突出。

榕樹水旱景《榕蔭幽谷遇懦夫》作者:陳 昌

除上面提到的師法自然、有無互存等思想外,嶺南盆景還體現了含蓄曲折之美。

含蓄曲折之美,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審美意識的重要思想和觀念。「含蓄內斂」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的處世原則和顯著的性格特徵。中國的詩文繪畫都忌諱「直露、淺白」, 強調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表現隱隱約約,朦朦朧朧的「含蓄美」和「曲折美」。在這方面,中國的古典園林表現尤為突出。中國園林的布局曲折迂迴,常用假山、小院、漏窗作為屏障,幾經曲折才能看到園內全貌,使人產生一步一景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從而感到意境的含蓄深遠而產生美感。它與西方園林強調整齊、均勻、對稱的幾何布局有著很大差別。

體現中國文化的嶺南園林(廣東順德北滘金樓)

嶺南盆景也受到這種觀念的影響。嶺南盆景的含蓄美主要表現在它的樹木造型。如它經常以獨樹來表現自然界的宏大、蒼古和歷史的久遠;以不同的樹木形態來表現大自然和事物的千姿百態;以脫衣換錦的技藝手法來體現四季時趣;通過樹、盆和幾架的組合來體現意趣和品味,如此等等。它一般不用很多堆砌和配件,偶爾點綴也是適當點到即止,更多的是給人留下想像的空間。它強調以小見大,以一斑窺全豹,藏參天覆地於盈握間,就是中國文化含蓄美的體現。

山桔《疏影橫斜桔飄香》 作者:羅小冬

嶺南盆景的枝法也是最能表現曲折美的典範。它通過模仿自然和特有的蓄枝技法,創造了多種枝形枝法,形成了完整的枝法體系。用這種蓄枝法製作的枝條,一寸三彎,委婉曲折,遒勁有力,尤如中國書法的線條美,抑揚頓挫,給人以美的享受。由此形成的樹態,十分符合中國傳統「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的審美標準。

掛壁懸崖雀梅 作者:黃就成

四、 嶺南盆景的發展體現了嶺南文化的固有特質

嶺南文化是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傳統的中國文化有著一脈相承的關係。但由於嶺南所處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歷史發展及由此帶來的觀念不同,形成了嶺南文化又有不同於其他地域文化的特質。嶺南盆景作為產生於嶺南這片土地的造型藝術,它的發展同樣受到嶺南文化的影響,體現出嶺南文化的固有特質。

多元文化是嶺南文化的一個重要特質。嶺南文化吸收了中原文化、周邊文化和海洋文化(包括東南亞與西方),經由融匯、創造而形成和發展起來。它的多元性,主要表現為開放性和相容性。 而受嶺南文化的影響,嶺南盆景的產生本身也是開放創新的產物。嶺南盆景在我國盆景流派中起步稍遲,但它繼承發揚了中國盆景藝術的傳統精華,又不墨守成規,而是相容並蓄,在技藝上敢於創新,因而獨樹一幟,後來居上,成為享譽盆景界的佼佼者。它既繼承了中國盆景傳統的結構和要求,又開闊了盆景的審美視野和標準;它既有一套嚴謹的造型章法,又不拘一格與時俱進求新求變;它既有自己獨特的技法,又善於吸收其他流派包括國外盆景的長處為我所用,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正是因為這種文化特質,才造就了嶺南盆景今日之成就和地位。

小石積水旱景《唐風宋韻》 作者:陳 新

商業文化也是嶺南文化的顯著特性。廣東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在唐宋時代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商品經濟發達,鑄造了嶺南文化講求實利實惠,偏重商業的傾向。 嶺南盆景的發展,也得益和反映了嶺南文化的這種商業特性。在改革開放前,嶺南盆景也是在社會上個別人中流行,一般人並不認識。八十年代初,廣東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風氣之先,盆景也作為商品進入了市場。人們見買賣盆景樹樁可以賺錢,不少人做起了盆景生意,廣州因而形成了幾個盆景和樹樁的市場,有的還開起盆景場專門經營盆景生意和出口。此後,賞玩盆景的人愈來愈多,並蔓延至珠三角及省內外,帶動了嶺南盆景的普及和發展,使嶺南盆景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20世紀80、90年代廣州芳村的商品盆景培植場(選自花城出版社《嶺南第一花鄉》)

五、嶺南盆景的藝術性和商品性

嶺南盆景能有今天的發展和成就,既是幾代盆景人在藝術上執著追求的結果,也有市場經濟推動的因素。因此,談到嶺南盆景的文化內涵,也離不開它的藝術性和商品性。

藝術性和商品性,是商業社會中所有文化產品,包括字畫、戲劇、文學、音樂、雕塑等等藝術作品都具有的兩重屬性,二者共存於作品之中,這本身也是一種社會文化現象。

盆景作為一門藝術也是同樣道理。它既是一件物質產品也是一件精神產品,但首先是一件藝術品。它首先要有藝術價值才有經濟價值,藝術性是商品性的基礎和前提。我們在強調盆景藝術性的同時,並不排斥盆景的商品性及否定它對普及、推動盆景藝術進步的作用。但也不能為迎合市場降低對盆景藝術性的追求,使盆景藝術過度商品化而離開藝術的軌道。

談到盆景的藝術性和商品性,就不能不提從事與盆景活動相關的人。我曾寫過一篇「盆景百態」的短文,從盆景造型的百態想到人生的百態。其中談到,從事盆景活動的人身份各異,目的也有不同。有的單純是為了玩賞,有的作為怡情養性的手段,有的作為謀生或發財的途徑,有的作為一種藝術和事業來追求,還有的作為沽名釣譽的工具,如此等等。我還提出,他們儘管目的不同,但都是盆景藝術繁榮發展的參與者和推動者。但我同時認為,盆景藝術事業發展的希望和脊樑,是那些腳踏實地,不斷探索和追求,在實踐技藝、理論總結、藝術創作上均有較高造詣的盆景藝術家和藝術精英們。

雀梅《歲月留痕》 作者:謝榮耀

木麻王《南粵疊翠》 作者:趙德良

九裏香《香飄四季》 作者:林 南

雀梅《醉舞東風》 作者:勞秉衡

鳴謝:感謝謝榮耀老師授權發布!

嶺南盆景公眾號編輯,ID: lnpjsj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42/node176428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